第八十二章 攜帶私貨的戲劇(上)(1 / 1)
十幾天後,夏城的麥子已經收完,只剩下種菽豆這一件事,淵每天都蹲在地頭,恨不得自己有一百條手臂,幫着夏城人趕緊種完豆子,以得到陳健的答覆。
夏城人的心情都很好,因為今年又是個豐收年。去年的大雪覆蓋了冬麥,灌漿期又有水渠澆灌,加之新開墾的土地在第二年正是最為肥沃的時候,平均下來一畝地的麥子和豌豆一共能收穫一麻袋半,將近三百斤。
公田的六千畝麥豆估計會有一百六十萬斤的產量,刨除還娥城的糧食還剩下一百多萬斤,陳健終於鬆了口氣,公產的倉庫不再是空空如也,就算族人如今全都拿着陶貝來擠兌,自己也不用擔驚受怕了。
倒是陶貝在坊市之外的力在收麥後迅速下降了一些,好在陳健用鹽、油脂、農具等生活必需品控制住了價格,貨幣和糧食掛鈎的問題一時半會難以解決,不能強求族人在剛剛接受糧食代幣半年後就接受發行的貨幣。
要忙的事情還有許多,比如脫殼、曬乾、將麥子和豌豆篩出來、綑紮麥草等等,但最為忙碌和最大希望的收穫已經完成,剩下的可以慢慢來,族人們總算空閒了一天,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有了一天旬休。
歡歌笑語持續了一整天,各個氏族晚上都要做些好吃的用來祭祀,同時也算是為辛苦了這麼久的族人打打牙祭。
傍晚時候,一群人端着麵條蹲在城中的大街小巷上吃飯的時候,榆錢兒跑來告訴了他們一個消息,說今晚上城邑有活動,大家都去姬夏新修的運動場看戲。
一聽有熱鬧,呼呼嚕嚕地吞咽麵條的聲音竟蓋住了草河奔涌的波濤,吃完後這些人想起來一件事,於是問道:「那麼,什麼是戲呢?」
榆錢兒心說我也不知道,哥哥解釋了半天我好像也沒太聽懂,只能依樣畫葫蘆地說道:「戲,就是可以讓別人看到的夢。」
人們一聽頓時來了興致,在山洞部族生活的時候,文化生活匱乏,分享夢也是一種很難得的娛樂活動,有的人甚至每天編着花樣說自己做了什麼夢,有時候聽的人多了,就聽出了問題,會問一句:「哎,這個夢你幾天前不是做過嗎?」
被揭穿的人臉也不紅,坦然道:「說出來你們還不信,我又做了一次……」
這種匱乏的娛樂活動直到陳健弄出一些傷殘的族人專門講故事後才有了好轉,人們不再去聽那些匱乏的不是吃了多少肉就是多麼大的羊之類的夢,轉而去聽那些聽起來超脫他們想像力的神話故事。
「姬夏弄出的東西,肯定有意思。」
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想的,抓上一把炒豆子或是炒麵臍兒,帶着期待跑到了運動場。
這還是城中的人第一次來,首領們在運動場的門口抽籤,以決定自己的族人坐在第幾排。
靠着山簡易修建的運動場已經有了雛形,不能遮風擋雨,但座位還是足夠城中的人坐下。
首領們的待遇要好一些,可以和議事會其餘的人坐在搭建起的石頭看台上,站得高,看的未必遠,但卻有一種居高臨下與眾不同的滿足感。
篝火和簡單的幕台已經準備完畢,陳健敲了敲鼓,喊道:「一會都不准說話,誰說話就出去,這是這裏的規矩。」
「知道了!快點開始吧。」
亂鬨鬨了半天,總算是多少安靜下來。
看台上,粟禾娥黽等人也很好奇到底要看什麼東西,陳健讓榆錢兒維持一下秩序,自己跑到了幕後。
石薺穿着一套陳健弄出來的絲綢戲服,用花瓣染過,顏色並不明亮,可是卻比灰濛濛的顏色好看得多,頭頂上帶着一串用爐渣琉璃穿好的簪子,在火光下閃爍着光澤。
「別害怕,就按我說的那樣。」
石薺嘻嘻笑道:「這有什麼可怕的?倒是我演完之後,不知道多少男人要圍着我呢,你快去看台上吧。」
本以為對方會緊張扭捏,見石薺都這樣說了,陳健也就不再擔心,回到了看台上。
銅鑼敲響的瞬間,整個場地都安靜下來。
帷幕拉開,當穿着彩衣戲服的石薺從帷幕後走出的時候,後面的笛手吹奏起了春歌牧笛,石薺搖曳着身姿,在火光下明艷照人。
從未看過戲劇和化妝打扮的族人紛紛發出了各種各樣的叫聲,直到陳健指了指門口,這群人想到這裏的規矩,這才安靜下來。
提着花籃兒的石薺走了幾步,便用清脆的嗓音開口唱道:「花籃兒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
她的嗓子很亮,曲子是陳健弄的現成的,一嗓子唱完,最前面的幾個人覺得自己身上的寒毛都炸了起來,心隨着石薺的歌聲起伏波動。
故事的開頭很簡單,石薺要給在田裏幹活的男人去送飯,歌詞配上身後的牧笛,讓看戲的人很自然想到了春天勞作的場景。
尤其是當男主角牽着牛和犁鏵出現的時候,不少人更是找到了共同點,不由地羨慕起舞台上的男人。
唱詞中,石薺是別的城邑的女人,這個城邑族人沒聽過,事實上別的城邑也沒有耕牛和犁鏵。
但族人並不會想這麼多,看到耕牛的時候,很自然地就覺得很親近,拉近了和自己的距離。似乎……舞台上的那座城,不是遙遠的模糊的虛幻,而是仿佛夏城附近的一個村落那樣熟悉。
舞台上的石薺給男人擦着汗水,呢喃了幾句兩人之間的私密話,引來一陣陣的口哨聲和羨慕聲。
兩個人的念白和唱詞以及周圍的情景都讓族人很熟悉,但一些細節卻又很陌生。
比如石薺唱到讓男人自己耕種,自己要回去紡線,為還沒出生的兒女做一身新衣裳。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你耕田的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
故意營造的大多數人所不曾經歷過的男耕女織的夫妻生活,讓族人們羨慕無比,尤其是幕尾里石薺坐在火堆旁數着了糧食換到的陶貝,嘟囔着要給還沒出生的孩子買一尺絲綢的時候,那些對血脈子女渴望的族人更加地心動,強忍住內心的渴望不敢叫喊。
舞台上的人穿着並不誇張的衣服,但卻都帶着鮮艷的手套以方便那些人能夠看到一些手勢和細節。
無論是佈景還是演技,在陳健看來簡直就是村委會秧歌隊的級別。但人漂亮,衣衫鮮亮,嗓子誘人,加上族人從未看過戲劇,還是立刻被吸引住了。
戲劇本身可以作為一種輿論宣傳和導向,這一齣戲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鼓吹家庭制度,但戲劇中攜帶私貨這是一個看過不少戲的人必備的技能。
真正高級的輿論導向灌輸,從來不是填鴨式的,而是在戲劇影視中,用一些細節展現着私貨,達到潤物無聲的境界。
或是鼓動,或是引誘,但卻並不赤棵。
第一幕在悠揚歡快美好的氣氛中結束,族人們記住了石薺扮演的角色,沉浸其中,幻想着自己也有一樣這樣的女人,自己在耕地時累了有女人給自己擦把汗,或許……最好自己也能過上那種男耕女織血脈延續的生活。
第二幕開啟的時候,幕後的樂曲不再悠揚,忽然改變,低沉激昂,牛角號和骨笛腰鼓的聲音出現。
男主角仍舊很少露面,石薺用給男人磨刀劍和為男人整理衣甲的小動作來表現夫妻間的恩愛,同時又用念白告訴觀眾:西戎人前來攻打了,首領點兵,大家都踴躍前往,她的男人也不例外……
幕後唱起了夏城的戰歌,火光也被人弄的忽明忽暗,作為日夜交替的象徵,偶爾還會有兵器敲擊的聲響和廝殺聲。
這一幕的末尾,石薺得到了消息,首領戰敗,西戎人馬上就要衝過來了,自己的男人不知所蹤。
女人聽到這個消息後,哭泣不已,拔出了自己的髮釵。
看戲的人這才發現這髮釵的模樣,正是當初陳健做的五兵之一的簪釵,可以讓女人更美貌也可以沾上血跡的簪釵劍。
幕後傳來一陣陣古怪的聲音和故意發出的殘暴笑聲和狼崽子的叫聲,聽起來就像是城邑已經被攻破了一樣,看戲的人變得緊張不已,想到了夏城被西戎人攻破的情形。
這時候,一個披着獸皮散着頭髮,赤着上身渾身抹着赭石紋身,一看就是蠻人的西戎人出現了,一腳踢開了虛擬的門。
台下的觀眾驚叫一聲,紛紛站了起來。
女人回過身,在火光下悽慘的一笑,說了幾句要死也要死在一起將來在先祖的世界裏再結昏禮的話,煽情而又誇張,但在從未看過戲劇的族人那裏引發了陣陣的驚嘆。
隨後女人舉起了簪釵,朝着自己的喉嚨刺過去。
「別!」
十幾個人哪怕還記得陳健的規矩,這時候也大聲地喊了起來,幾個人朝着台上就沖,似乎要去毆打那個西戎人,被維持秩序的新軍攔住。
西戎人故意用古怪的倒裝語法說話,稱讚女人的美麗,女人的簪釵就要刺中喉嚨的時候,忽然捂着嘴乾嘔起來。
女人們立刻明白了這是什麼意思,紛紛喊道:「別死啊!你還有她的血脈呢!他要死了,你總要讓他的血脈留下來啊!」
男人們也明白過來,紛紛叫喊着。
舞台上的女人舉着簪釵,捂着乾嘔的小嘴兒,似乎在做什麼抉擇。
她的旁邊是一套絲綢的、還沒有縫補好的、小孩子穿的衣衫。
她的身後,是野蠻的西戎人,發出髒兮兮的笑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