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名正(1 / 1)
「受命於地,如松柏,冬夏青青;受命於天,如風雨,應時而至。受命於祖先,如首領,統御萬人,墾地築城。」
「然柏可伐於斧、松可斷於鋸、風可避於牆、雨可遮於屋。斧鋸牆屋,皆出自人手,故人為萬物之首。」
「首領者,上通蒼天下通后土,天土之間,萬眾歸心化一而隱,故稱王。」
「王者,受命於祖先,闢地開天。」
從首領到王,不僅僅是稱呼的改變,雖然這個稱呼有些可笑是自封的野路子,一般來說這種自封的野路子下場都不會好,而且很顯然這番解釋如果正常發展的話很快就會被改掉,最終還是會變為受命於天。
這是陳健將要在國人議事大會上宣佈的自己稱呼的改變,作為原始城邑制度的殘留,執政的合理性不是得源天授,而是萬眾歸心開天闢地走出蠻荒。
闢地開天,不是自大到認為自己可以膨脹到比天地還高,只是說明的王的作用,是帶領人們於惡劣的天地奮鬥,靠雙手改變自己的生活。
與之對應的還有一系列的世界觀解釋、靈魂的歸宿、祖先的居所、天堂還是天庭、水旱蝗凍來臨的時候是拜求天地還是與之奮鬥……這一切看似無用的東西都需要在這一次確立,不是一句簡簡單單說是建國就可以的。
這東西既有用也無用,真正操控的從不相信,但卻不得不偽裝出最為相信的姿態,以證明自己執政的合法性。
這東西不需要在建國的時候完善,但卻不能和國人大會上的那些話背道而馳,要以此為基礎展開,不能自相矛盾。
這是一個體系,一個意識形態體系,完善可能需要數代人的發展,但根源確定在不可磨滅的紙張上後,很難跳出這個圈。
石碑可以被砸毀,但書本可以印刷,總有燒不毀留下的。
六經注我,我注六經,一切都是可以經過魔改以適應時代的,只需要生產力的步子走的快一點大一點,魔改的進程也會快一些,在受命於天的思想成型之前擁有受命於人的物質基礎,就不會被湮滅。
而現在,對夏城人來說,受命於天並非是理所當然的,不需要打碎某種枷鎖,只需要實話實說就行,這張白紙還沒有被君權神授塗抹滿印記,而最盼着君權神授的這個人親手砸碎了這種可能,再一次習慣性地自我毀滅。
這些話此時還只是寫在布帛上,距離宣讀還有一個漫長的國人議事會的距離。
二月十四,是漫長的國人議事會的開端,也是夏城建國之前的最後一次國人議事大會。
從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國人的議政權利雖然隨着習慣而保留,但只剩下一種唯一有效的最後否決權暴力反對,你死我活。
從幾天前開始,娥衛兩城的首領紛紛前來,國人們也在城邑外清理好了一片足夠大的場地,選出了幾十個口齒清晰的人作為傳話筒,用來宣讀陳健的要求或是提議。
很多剛剛擁有國人身份的人期待着第一次的權利,同時又下定決心絕不會反對姬夏的任何提議這似乎看起來很矛盾,但也很正常,在教育體系沒有完全展現力量之前這種矛盾會一直存在,並在擁有物質基礎和知識基礎之前會一直矛盾下去。
當太陽從東山升起的時候,陳健邁步走上了砂石簡易堆積起來的高台,迎接他的不僅僅是溫暖的朝陽,還有數千人的歡呼。
黑衣衛們守衛在四周,不再是氏族時代那種與眾人在一起席地而坐其樂融融的景象,而是將銅劍面對着自己的國人,因為不再是完全的血緣氏族而將要變為一個利益妥協的新事物,自然會有反對。
萬餘人圍在高台四周,作為傳話者的人背對着眾人,離陳健很近。
這不是夏國的議事大會,只是夏城的議事大會,所以陳健走上高台的第一件事,是朝着四周的夏城國人行禮。
「我提議,允許我成為夏城的首領,直至死亡。」
傳話的人將這些話大聲地宣讀出來,喊道:「姬夏提議,希望眾人允許姬夏成為夏城的首領,直至死亡!」
數千人亂七八糟地呼喊道:「同意!」
「我們信不過別人啦!我們被騙了一次,不想再被怕第二次了!」
「除了姬夏,誰也當不起這個首領!」
這些人高舉着右手,揮舞着一張黃白色的麻布,並沒有伸出左手揮舞着代表着反對的黑布。
人們興奮地呼喊了一陣,直到銅鑼再次敲響將眾人的聲音壓下去。
陳健又道:「我提議,首領擁有獨斷之權。除非首領的提議,三個人中有兩個反對這麼多,否則沒有不執行的理由。」
「支持!」
「亂七八糟地叫嚷我們都受夠啦,叫來叫去也沒有什麼用。」
「早就該姬夏獨斷,否則夏城哪裏會在去年受到那樣的災禍?」
這一次依舊如前,幾乎沒有反對的。
高台上的陳健這才鬆了口氣,這兩件事是之後種種的基礎。
因為在這之前,夏城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國人議事大會,而城邑議事會則代表了國人的意見,他是議事會首領而非整個議事會。
雖然很多事實質上他就是議事會,但本質上他只是議事會的傳聲筒。
之前五月份的暴亂中,他實際上已經交出了議事會首領的權利,並且被剝奪了首領的名義。
這一次是回來利用國人議事大會來奪回權利,同時又宣告了從此之後夏城的最高權力就是自己,自己即代表了城邑。
這個過場是一定要走的,不走這個過場很多事就做不到。
想要將夏城在名義上整合成一個國家,並成為這個國家的王,他需要是夏城的獨斷首領、榆城的獨斷首領,再加上葦城的假首領、大河諸部的會盟者以此代管新華城的首領,以及風城眾人的幕後掌控者。
如今所有準備工作的最後一步已經完成,但還有一件事必須要在宣佈夏國成立之前做完,那就是對那些叛亂者的處置。
叛亂者叛亂的時候夏國並不存在,所以不能用即將頒佈的夏國律法規矩來對付他們,還需要藉助最後一次國人憤怒的力量和多數人的暴政,來終結那些叛亂者。
這是夏城的事,不是夏國的事。
他手中捏着的是自己關於那些人處置的提議、罪名以及國人公審的流程。
二百九十多個人的名字後面,寫着處死兩個字;一百多人的後面寫着:年小無知,收回國人身份,為奴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