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好消息(1 / 1)
測試廣告1
信都郡太守名叫李忠,年紀四旬有餘,乃是青州東萊人也,他以郎官出身,不過卻是比第五倫、耿純等人早了二十年,王莽時擔任「新博屬長」,等到莽朝覆滅後,就順勢聽命於嗣興皇帝劉子輿,被趙王任命為信都郡守。伏魔府 m.fumofu.com
李忠雖未曾親自去襄國謁見劉子輿,但他的使者卻見過,在銅馬稍退,將城外之人迎入城後,頓時愕然不已。
「竟然真是陛下!」
雖然李忠被銅馬圍困這些日子,也曾痛罵劉子輿和趙王不發兵來救,可如今皇帝真來了,只叫他更加驚疑,只好行禮拜見。
「陛下莫非是……親征?」
王郎還是老套路,將趙王劉林專權逼君,真定王意欲自立等事說了一遍,只嘆道:「滿朝公卿,俱食漢祿,竟無一人能救國難,朕素知李太守先父久為漢臣,而卿獨以好禮修整著稱,乃是忠良。朕即位以來,貢賦唯信都不肯怠慢,今特巡狩至此,一來與卿共議大事,二來也為卿解銅馬之困。」
李信很奇怪,這劉子輿沒帶軍隊來,如何解圍:「不知陛下欲如何解除信都之圍?」
王郎笑道:「銅馬本是良善百姓,被王莽逼反,全因趙王招撫不周,終成大禍。朕昨日輕車馳入銅馬中,約見銅馬大渠帥,數之以罪,曉之以理,彼輩已聽朕號令,解開了圍困。」
什麼,銅馬流寇還能講理?李忠也是大族出身,沒法理解,但王郎接下來的話就更是蹊蹺了。
他竟道:「既然銅馬與信都已是一家,便沒必要再相互攻伐了。彼輩所缺者,糧食也,只要信都出糧兩萬石,銅馬自退,如此可保全城中萬戶百姓及各方豪家。」
李忠面上頓時陰晴不定,兩萬石糧食,信都倉中不夠,得跟豪大家們征糧,湊一湊總是有的。但先前還喊打喊殺的敵人忽然化干戈為玉帛,還要給他們送去糧食,讓他有些難以接受。
他猶豫間,王郎善於察言觀色,卻看出李忠的心思,笑道:「漢昭帝時京兆尹雋不疑,遇上『衛太子』來叩北闕,便宣佈其是假冒,將其收捕斬了,卿莫非也欲效仿?」
此言叫李忠嚇了一大跳,他還真有點這打算,這皇帝說話怎如此直截了當!然王郎搖頭道:「就算李太守當真弒君,就能安定城中軍民之心,就能解除銅馬之困麼?」
確實不能,看這架勢,真定、趙王方便也不可能來援,他們能撐到什麼時候?信都能否保全,還真得靠這位劉子輿斡旋了。
「臣不敢。」李忠下拜:「只是覺得,陛下此舉太過犯險。」
王郎卻笑道:「敢問李太守可知,高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創業?」
李忠當然知道:「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兩百載之基業。」
王郎搖頭嘆息:「朕年少時但見莽賊篡位,漢室淪亡,如今又為趙王所控,連子嗣都不讓朕有。念及先祖往事,常常扼腕,祖宗如此英雄,子孫如此懦弱,豈不可嘆!」
「朕若一直棲身襄國,為諸王控制,與那王莽操持下的平帝何異?假天子也!當效高皇帝之膽魄,橫行於世,為真天子!」
在王郎看來,哪怕他與銅馬、李忠相互利用,也比只做單方面的傀儡強。
此言說罷,王郎這假劉還真有點劉邦真傳子孫的意思了,只笑道:
「李太守,卿可願做朕的丞相?」
……
「信都糧車陸續送出。」
「這劉子輿還真沒騙人。」
撤兵到信都城外十餘里處,眼看劉子輿所言非虛,東山荒禿和上淮況、孫登三位銅馬大渠帥面面相覷,都露出了笑。
他們現在可不是一般的匪首了,劉子輿出手極其大方,當場讓三人做了「三公」。
東山荒禿是大司馬,孫登是大司空,上淮況是大司徒,印綬稍後再刻,官服也慢慢再發。而那五樓賊張文,則做了「御史大夫」。
不必死戰就能得到糧食,銅馬軍都喜滋滋的,但孫登卻另有想法,對二人低聲道:「二位兄長,吾等當真要受了這官號,聽那劉子輿調遣?」
「不然要如何?」
作為三人中唯一的單名,孫登入伙前也是小地主,有點文化,說道:「我聽說自從王莽覆滅後,這天下一下子起來了許多個漢,什麼西漢、綠漢、胡漢還有這北漢,稱帝的有六七人。半年前還常聽士人說什麼『漢當復興』,但現如今,我看這漢啊,不金貴了。」
他慫恿東山荒禿道:「吾等也打下了好幾個郡,麾下人馬十餘萬,為何就不能推舉東山渠帥,來當這皇帝!」
皇帝輪流做雖是好事,但他們有這器量麼?東山荒禿撓着禿頭,連連擺手:「要做也是孫渠帥來做,我連字都不會寫,如何當得?」
但孫登知道,自己若敢應下,過幾天只怕就會被其餘二人給宰了。
三人乃是不同勢力搭夥,不像赤眉,皆從樊三老號令,誰也無法壓服對方,只在那謙遜半天,都明白目前不是自建帝號的時候,還是找個傀儡方便。
上淮況陰陰地說道:「要我說,如今還是學着綠林,擁戴個劉姓做皇帝好些,吾等確實得有個旗號,但就算要立,也不能是劉子輿,太機敏聰睿了!」
這劉子輿確實神奇,來銅馬轉了一圈,不少人當真覺得他是真命天子了,長此以往如何了得,河北諸劉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比他好控制。
「既然信都糧食到手,讓眾人分吃飽餐幾頓,等城中防備鬆懈時,再殺回去,將城一屠,把劉子輿也殺死。」
信都郡太守名叫李忠,年紀四旬有餘,乃是青州東萊人也,他以郎官出身,不過卻是比第五倫、耿純等人早了二十年,王莽時擔任「新博屬長」,等到莽朝覆滅後,就順勢聽命於嗣興皇帝劉子輿,被趙王任命為信都郡守。
李忠雖未曾親自去襄國謁見劉子輿,但他的使者卻見過,在銅馬稍退,將城外之人迎入城後,頓時愕然不已。
「竟然真是陛下!」
雖然李忠被銅馬圍困這些日子,也曾痛罵劉子輿和趙王不發兵來救,可如今皇帝真來了,只叫他更加驚疑,只好行禮拜見。
「陛下莫非是……親征?」
王郎還是老套路,將趙王劉林專權逼君,真定王意欲自立等事說了一遍,只嘆道:「滿朝公卿,俱食漢祿,竟無一人能救國難,朕素知李太守先父久為漢臣,而卿獨以好禮修整著稱,乃是忠良。朕即位以來,貢賦唯信都不肯怠慢,今特巡狩至此,一來與卿共議大事,二來也為卿解銅馬之困。」
李信很奇怪,這劉子輿沒帶軍隊來,如何解圍:「不知陛下欲如何解除信都之圍?」
王郎笑道:「銅馬本是良善百姓,被王莽逼反,全因趙王招撫不周,終成大禍。朕昨日輕車馳入銅馬中,約見銅馬大渠帥,數之以罪,曉之以理,彼輩已聽朕號令,解開了圍困。」
什麼,銅馬流寇還能講理?李忠也是大族出身,沒法理解,但王郎接下來的話就更是蹊蹺了。
他竟道:「既然銅馬與信都已是一家,便沒必要再相互攻伐了。彼輩所缺者,糧食也,只要信都出糧兩萬石,銅馬自退,如此可保全城中萬戶百姓及各方豪家。」
李忠面上頓時陰晴不定,兩萬石糧食,信都倉中不夠,得跟豪大家們征糧,湊一湊總是有的。但先前還喊打喊殺的敵人忽然化干戈為玉帛,還要給他們送去糧食,讓他有些難以接受。
他猶豫間,王郎善於察言觀色,卻看出李忠的心思,笑道:「漢昭帝時京兆尹雋不疑,遇上『衛太子』來叩北闕,便宣佈其是假冒,將其收捕斬了,卿莫非也欲效仿?」
此言叫李忠嚇了一大跳,他還真有點這打算,這皇帝說話怎如此直截了當!然王郎搖頭道:「就算李太守當真弒君,就能安定城中軍民之心,就能解除銅馬之困麼?」
確實不能,看這架勢,真定、趙王方便也不可能來援,他們能撐到什麼時候?信都能否保全,還真得靠這位劉子輿斡旋了。
「臣不敢。」李忠下拜:「只是覺得,陛下此舉太過犯險。」
王郎卻笑道:「敢問李太守可知,高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創業?」
李忠當然知道:「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兩百載之基業。」
王郎搖頭嘆息:「朕年少時但見莽賊篡位,漢室淪亡,如今又為趙王所控,連子嗣都不讓朕有。念及先祖往事,常常扼腕,祖宗如此英雄,子孫如此懦弱,豈不可嘆!」
「朕若一直棲身襄國,為諸王控制,與那王莽操持下的平帝何異?假天子也!當效高皇帝之膽魄,橫行於世,為真天子!」
在王郎看來,哪怕他與銅馬、李忠相互利用,也比只做單方面的傀儡強。
此言說罷,王郎這假劉還真有點劉邦真傳子孫的意思了,只笑道:
「李太守,卿可願做朕的丞相?」
……
「信都糧車陸續送出。」
「這劉子輿還真沒騙人。」
撤兵到信都城外十餘里處,眼看劉子輿所言非虛,東山荒禿和上淮況、孫登三位銅馬大渠帥面面相覷,都露出了笑。
他們現在可不是一般的匪首了,劉子輿出手極其大方,當場讓三人做了「三公」。
東山荒禿是大司馬,孫登是大司空,上淮況是大司徒,印綬稍後再刻,官服也慢慢再發。而那五樓賊張文,則做了「御史大夫」。
不必死戰就能得到糧食,銅馬軍都喜滋滋的,但孫登卻另有想法,對二人低聲道:「二位兄長,吾等當真要受了這官號,聽那劉子輿調遣?」
「不然要如何?」
作為三人中唯一的單名,孫登入伙前也是小地主,有點文化,說道:「我聽說自從王莽覆滅後,這天下一下子起來了許多個漢,什麼西漢、綠漢、胡漢還有這北漢,稱帝的有六七人。半年前還常聽士人說什麼『漢當復興』,但現如今,我看這漢啊,不金貴了。」
他慫恿東山荒禿道:「吾等也打下了好幾個郡,麾下人馬十餘萬,為何就不能推舉東山渠帥,來當這皇帝!」
皇帝輪流做雖是好事,但他們有這器量麼?東山荒禿撓着禿頭,連連擺手:「要做也是孫渠帥來做,我連字都不會寫,如何當得?」
但孫登知道,自己若敢應下,過幾天只怕就會被其餘二人給宰了。
三人乃是不同勢力搭夥,不像赤眉,皆從樊三老號令,誰也無法壓服對方,只在那謙遜半天,都明白目前不是自建帝號的時候,還是找個傀儡方便。
上淮況陰陰地說道:「要我說,如今還是學着綠林,擁戴個劉姓做皇帝好些,吾等確實得有個旗號,但就算要立,也不能是劉子輿,太機敏聰睿了!」
這劉子輿確實神奇,來銅馬轉了一圈,不少人當真覺得他是真命天子了,長此以往如何了得,河北諸劉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比他好控制。
「既然信都糧食到手,讓眾人分吃飽餐幾頓,等城中防備鬆懈時,再殺回去,將城一屠,把劉子輿也殺死。」
信都郡太守名叫李忠,年紀四旬有餘,乃是青州東萊人也,他以郎官出身,不過卻是比第五倫、耿純等人早了二十年,王莽時擔任「新博屬長」,等到莽朝覆滅後,就順勢聽命於嗣興皇帝劉子輿,被趙王任命為信都郡守。
李忠雖未曾親自去襄國謁見劉子輿,但他的使者卻見過,在銅馬稍退,將城外之人迎入城後,頓時愕然不已。
「竟然真是陛下!」
雖然李忠被銅馬圍困這些日子,也曾痛罵劉子輿和趙王不發兵來救,可如今皇帝真來了,只叫他更加驚疑,只好行禮拜見。
「陛下莫非是……親征?」
王郎還是老套路,將趙王劉林專權逼君,真定王意欲自立等事說了一遍,只嘆道:「滿朝公卿,俱食漢祿,竟無一人能救國難,朕素知李太守先父久為漢臣,而卿獨以好禮修整著稱,乃是忠良。朕即位以來,貢賦唯信都不肯怠慢,今特巡狩至此,一來與卿共議大事,二來也為卿解銅馬之困。」
李信很奇怪,這劉子輿沒帶軍隊來,如何解圍:「不知陛下欲如何解除信都之圍?」
王郎笑道:「銅馬本是良善百姓,被王莽逼反,全因趙王招撫不周,終成大禍。朕昨日輕車馳入銅馬中,約見銅馬大渠帥,數之以罪,曉之以理,彼輩已聽朕號令,解開了圍困。」
什麼,銅馬流寇還能講理?李忠也是大族出身,沒法理解,但王郎接下來的話就更是蹊蹺了。
他竟道:「既然銅馬與信都已是一家,便沒必要再相互攻伐了。彼輩所缺者,糧食也,只要信都出糧兩萬石,銅馬自退,如此可保全城中萬戶百姓及各方豪家。」
李忠面上頓時陰晴不定,兩萬石糧食,信都倉中不夠,得跟豪大家們征糧,湊一湊總是有的。但先前還喊打喊殺的敵人忽然化干戈為玉帛,還要給他們送去糧食,讓他有些難以接受。
他猶豫間,王郎善於察言觀色,卻看出李忠的心思,笑道:「漢昭帝時京兆尹雋不疑,遇上『衛太子』來叩北闕,便宣佈其是假冒,將其收捕斬了,卿莫非也欲效仿?」
此言叫李忠嚇了一大跳,他還真有點這打算,這皇帝說話怎如此直截了當!然王郎搖頭道:「就算李太守當真弒君,就能安定城中軍民之心,就能解除銅馬之困麼?」
確實不能,看這架勢,真定、趙王方便也不可能來援,他們能撐到什麼時候?信都能否保全,還真得靠這位劉子輿斡旋了。
「臣不敢。」李忠下拜:「只是覺得,陛下此舉太過犯險。」
王郎卻笑道:「敢問李太守可知,高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創業?」
李忠當然知道:「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兩百載之基業。」
王郎搖頭嘆息:「朕年少時但見莽賊篡位,漢室淪亡,如今又為趙王所控,連子嗣都不讓朕有。念及先祖往事,常常扼腕,祖宗如此英雄,子孫如此懦弱,豈不可嘆!」
「朕若一直棲身襄國,為諸王控制,與那王莽操持下的平帝何異?假天子也!當效高皇帝之膽魄,橫行於世,為真天子!」
在王郎看來,哪怕他與銅馬、李忠相互利用,也比只做單方面的傀儡強。
此言說罷,王郎這假劉還真有點劉邦真傳子孫的意思了,只笑道:
「李太守,卿可願做朕的丞相?」
……
「信都糧車陸續送出。」
「這劉子輿還真沒騙人。」
撤兵到信都城外十餘里處,眼看劉子輿所言非虛,東山荒禿和上淮況、孫登三位銅馬大渠帥面面相覷,都露出了笑。
他們現在可不是一般的匪首了,劉子輿出手極其大方,當場讓三人做了「三公」。
東山荒禿是大司馬,孫登是大司空,上淮況是大司徒,印綬稍後再刻,官服也慢慢再發。而那五樓賊張文,則做了「御史大夫」。
不必死戰就能得到糧食,銅馬軍都喜滋滋的,但孫登卻另有想法,對二人低聲道:「二位兄長,吾等當真要受了這官號,聽那劉子輿調遣?」
「不然要如何?」
作為三人中唯一的單名,孫登入伙前也是小地主,有點文化,說道:「我聽說自從王莽覆滅後,這天下一下子起來了許多個漢,什麼西漢、綠漢、胡漢還有這北漢,稱帝的有六七人。半年前還常聽士人說什麼『漢當復興』,但現如今,我看這漢啊,不金貴了。」
他慫恿東山荒禿道:「吾等也打下了好幾個郡,麾下人馬十餘萬,為何就不能推舉東山渠帥,來當這皇帝!」
皇帝輪流做雖是好事,但他們有這器量麼?東山荒禿撓着禿頭,連連擺手:「要做也是孫渠帥來做,我連字都不會寫,如何當得?」
但孫登知道,自己若敢應下,過幾天只怕就會被其餘二人給宰了。
三人乃是不同勢力搭夥,不像赤眉,皆從樊三老號令,誰也無法壓服對方,只在那謙遜半天,都明白目前不是自建帝號的時候,還是找個傀儡方便。
上淮況陰陰地說道:「要我說,如今還是學着綠林,擁戴個劉姓做皇帝好些,吾等確實得有個旗號,但就算要立,也不能是劉子輿,太機敏聰睿了!」
這劉子輿確實神奇,來銅馬轉了一圈,不少人當真覺得他是真命天子了,長此以往如何了得,河北諸劉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比他好控制。
「既然信都糧食到手,讓眾人分吃飽餐幾頓,等城中防備鬆懈時,再殺回去,將城一屠,把劉子輿也殺死。」
信都郡太守名叫李忠,年紀四旬有餘,乃是青州東萊人也,他以郎官出身,不過卻是比第五倫、耿純等人早了二十年,王莽時擔任「新博屬長」,等到莽朝覆滅後,就順勢聽命於嗣興皇帝劉子輿,被趙王任命為信都郡守。
李忠雖未曾親自去襄國謁見劉子輿,但他的使者卻見過,在銅馬稍退,將城外之人迎入城後,頓時愕然不已。
「竟然真是陛下!」
雖然李忠被銅馬圍困這些日子,也曾痛罵劉子輿和趙王不發兵來救,可如今皇帝真來了,只叫他更加驚疑,只好行禮拜見。
「陛下莫非是……親征?」
王郎還是老套路,將趙王劉林專權逼君,真定王意欲自立等事說了一遍,只嘆道:「滿朝公卿,俱食漢祿,竟無一人能救國難,朕素知李太守先父久為漢臣,而卿獨以好禮修整著稱,乃是忠良。朕即位以來,貢賦唯信都不肯怠慢,今特巡狩至此,一來與卿共議大事,二來也為卿解銅馬之困。」
李信很奇怪,這劉子輿沒帶軍隊來,如何解圍:「不知陛下欲如何解除信都之圍?」
王郎笑道:「銅馬本是良善百姓,被王莽逼反,全因趙王招撫不周,終成大禍。朕昨日輕車馳入銅馬中,約見銅馬大渠帥,數之以罪,曉之以理,彼輩已聽朕號令,解開了圍困。」
什麼,銅馬流寇還能講理?李忠也是大族出身,沒法理解,但王郎接下來的話就更是蹊蹺了。
他竟道:「既然銅馬與信都已是一家,便沒必要再相互攻伐了。彼輩所缺者,糧食也,只要信都出糧兩萬石,銅馬自退,如此可保全城中萬戶百姓及各方豪家。」
李忠面上頓時陰晴不定,兩萬石糧食,信都倉中不夠,得跟豪大家們征糧,湊一湊總是有的。但先前還喊打喊殺的敵人忽然化干戈為玉帛,還要給他們送去糧食,讓他有些難以接受。
他猶豫間,王郎善於察言觀色,卻看出李忠的心思,笑道:「漢昭帝時京兆尹雋不疑,遇上『衛太子』來叩北闕,便宣佈其是假冒,將其收捕斬了,卿莫非也欲效仿?」
此言叫李忠嚇了一大跳,他還真有點這打算,這皇帝說話怎如此直截了當!然王郎搖頭道:「就算李太守當真弒君,就能安定城中軍民之心,就能解除銅馬之困麼?」
確實不能,看這架勢,真定、趙王方便也不可能來援,他們能撐到什麼時候?信都能否保全,還真得靠這位劉子輿斡旋了。
「臣不敢。」李忠下拜:「只是覺得,陛下此舉太過犯險。」
王郎卻笑道:「敢問李太守可知,高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創業?」
李忠當然知道:「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兩百載之基業。」
王郎搖頭嘆息:「朕年少時但見莽賊篡位,漢室淪亡,如今又為趙王所控,連子嗣都不讓朕有。念及先祖往事,常常扼腕,祖宗如此英雄,子孫如此懦弱,豈不可嘆!」
「朕若一直棲身襄國,為諸王控制,與那王莽操持下的平帝何異?假天子也!當效高皇帝之膽魄,橫行於世,為真天子!」
在王郎看來,哪怕他與銅馬、李忠相互利用,也比只做單方面的傀儡強。
此言說罷,王郎這假劉還真有點劉邦真傳子孫的意思了,只笑道:
「李太守,卿可願做朕的丞相?」
……
「信都糧車陸續送出。」
「這劉子輿還真沒騙人。」
撤兵到信都城外十餘里處,眼看劉子輿所言非虛,東山荒禿和上淮況、孫登三位銅馬大渠帥面面相覷,都露出了笑。
他們現在可不是一般的匪首了,劉子輿出手極其大方,當場讓三人做了「三公」。
東山荒禿是大司馬,孫登是大司空,上淮況是大司徒,印綬稍後再刻,官服也慢慢再發。而那五樓賊張文,則做了「御史大夫」。
不必死戰就能得到糧食,銅馬軍都喜滋滋的,但孫登卻另有想法,對二人低聲道:「二位兄長,吾等當真要受了這官號,聽那劉子輿調遣?」
「不然要如何?」
作為三人中唯一的單名,孫登入伙前也是小地主,有點文化,說道:「我聽說自從王莽覆滅後,這天下一下子起來了許多個漢,什麼西漢、綠漢、胡漢還有這北漢,稱帝的有六七人。半年前還常聽士人說什麼『漢當復興』,但現如今,我看這漢啊,不金貴了。」
他慫恿東山荒禿道:「吾等也打下了好幾個郡,麾下人馬十餘萬,為何就不能推舉東山渠帥,來當這皇帝!」
皇帝輪流做雖是好事,但他們有這器量麼?東山荒禿撓着禿頭,連連擺手:「要做也是孫渠帥來做,我連字都不會寫,如何當得?」
但孫登知道,自己若敢應下,過幾天只怕就會被其餘二人給宰了。
三人乃是不同勢力搭夥,不像赤眉,皆從樊三老號令,誰也無法壓服對方,只在那謙遜半天,都明白目前不是自建帝號的時候,還是找個傀儡方便。
上淮況陰陰地說道:「要我說,如今還是學着綠林,擁戴個劉姓做皇帝好些,吾等確實得有個旗號,但就算要立,也不能是劉子輿,太機敏聰睿了!」
這劉子輿確實神奇,來銅馬轉了一圈,不少人當真覺得他是真命天子了,長此以往如何了得,河北諸劉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比他好控制。
「既然信都糧食到手,讓眾人分吃飽餐幾頓,等城中防備鬆懈時,再殺回去,將城一屠,把劉子輿也殺死。」
信都郡太守名叫李忠,年紀四旬有餘,乃是青州東萊人也,他以郎官出身,不過卻是比第五倫、耿純等人早了二十年,王莽時擔任「新博屬長」,等到莽朝覆滅後,就順勢聽命於嗣興皇帝劉子輿,被趙王任命為信都郡守。
李忠雖未曾親自去襄國謁見劉子輿,但他的使者卻見過,在銅馬稍退,將城外之人迎入城後,頓時愕然不已。
「竟然真是陛下!」
雖然李忠被銅馬圍困這些日子,也曾痛罵劉子輿和趙王不發兵來救,可如今皇帝真來了,只叫他更加驚疑,只好行禮拜見。
「陛下莫非是……親征?」
王郎還是老套路,將趙王劉林專權逼君,真定王意欲自立等事說了一遍,只嘆道:「滿朝公卿,俱食漢祿,竟無一人能救國難,朕素知李太守先父久為漢臣,而卿獨以好禮修整著稱,乃是忠良。朕即位以來,貢賦唯信都不肯怠慢,今特巡狩至此,一來與卿共議大事,二來也為卿解銅馬之困。」
李信很奇怪,這劉子輿沒帶軍隊來,如何解圍:「不知陛下欲如何解除信都之圍?」
王郎笑道:「銅馬本是良善百姓,被王莽逼反,全因趙王招撫不周,終成大禍。朕昨日輕車馳入銅馬中,約見銅馬大渠帥,數之以罪,曉之以理,彼輩已聽朕號令,解開了圍困。」
什麼,銅馬流寇還能講理?李忠也是大族出身,沒法理解,但王郎接下來的話就更是蹊蹺了。
他竟道:「既然銅馬與信都已是一家,便沒必要再相互攻伐了。彼輩所缺者,糧食也,只要信都出糧兩萬石,銅馬自退,如此可保全城中萬戶百姓及各方豪家。」
李忠面上頓時陰晴不定,兩萬石糧食,信都倉中不夠,得跟豪大家們征糧,湊一湊總是有的。但先前還喊打喊殺的敵人忽然化干戈為玉帛,還要給他們送去糧食,讓他有些難以接受。
他猶豫間,王郎善於察言觀色,卻看出李忠的心思,笑道:「漢昭帝時京兆尹雋不疑,遇上『衛太子』來叩北闕,便宣佈其是假冒,將其收捕斬了,卿莫非也欲效仿?」
此言叫李忠嚇了一大跳,他還真有點這打算,這皇帝說話怎如此直截了當!然王郎搖頭道:「就算李太守當真弒君,就能安定城中軍民之心,就能解除銅馬之困麼?」
確實不能,看這架勢,真定、趙王方便也不可能來援,他們能撐到什麼時候?信都能否保全,還真得靠這位劉子輿斡旋了。
「臣不敢。」李忠下拜:「只是覺得,陛下此舉太過犯險。」
王郎卻笑道:「敢問李太守可知,高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創業?」
李忠當然知道:「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兩百載之基業。」
王郎搖頭嘆息:「朕年少時但見莽賊篡位,漢室淪亡,如今又為趙王所控,連子嗣都不讓朕有。念及先祖往事,常常扼腕,祖宗如此英雄,子孫如此懦弱,豈不可嘆!」
「朕若一直棲身襄國,為諸王控制,與那王莽操持下的平帝何異?假天子也!當效高皇帝之膽魄,橫行於世,為真天子!」
在王郎看來,哪怕他與銅馬、李忠相互利用,也比只做單方面的傀儡強。
此言說罷,王郎這假劉還真有點劉邦真傳子孫的意思了,只笑道:
「李太守,卿可願做朕的丞相?」
……
「信都糧車陸續送出。」
「這劉子輿還真沒騙人。」
撤兵到信都城外十餘里處,眼看劉子輿所言非虛,東山荒禿和上淮況、孫登三位銅馬大渠帥面面相覷,都露出了笑。
他們現在可不是一般的匪首了,劉子輿出手極其大方,當場讓三人做了「三公」。
東山荒禿是大司馬,孫登是大司空,上淮況是大司徒,印綬稍後再刻,官服也慢慢再發。而那五樓賊張文,則做了「御史大夫」。
不必死戰就能得到糧食,銅馬軍都喜滋滋的,但孫登卻另有想法,對二人低聲道:「二位兄長,吾等當真要受了這官號,聽那劉子輿調遣?」
「不然要如何?」
作為三人中唯一的單名,孫登入伙前也是小地主,有點文化,說道:「我聽說自從王莽覆滅後,這天下一下子起來了許多個漢,什麼西漢、綠漢、胡漢還有這北漢,稱帝的有六七人。半年前還常聽士人說什麼『漢當復興』,但現如今,我看這漢啊,不金貴了。」
他慫恿東山荒禿道:「吾等也打下了好幾個郡,麾下人馬十餘萬,為何就不能推舉東山渠帥,來當這皇帝!」
皇帝輪流做雖是好事,但他們有這器量麼?東山荒禿撓着禿頭,連連擺手:「要做也是孫渠帥來做,我連字都不會寫,如何當得?」
但孫登知道,自己若敢應下,過幾天只怕就會被其餘二人給宰了。
三人乃是不同勢力搭夥,不像赤眉,皆從樊三老號令,誰也無法壓服對方,只在那謙遜半天,都明白目前不是自建帝號的時候,還是找個傀儡方便。
上淮況陰陰地說道:「要我說,如今還是學着綠林,擁戴個劉姓做皇帝好些,吾等確實得有個旗號,但就算要立,也不能是劉子輿,太機敏聰睿了!」
這劉子輿確實神奇,來銅馬轉了一圈,不少人當真覺得他是真命天子了,長此以往如何了得,河北諸劉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比他好控制。
「既然信都糧食到手,讓眾人分吃飽餐幾頓,等城中防備鬆懈時,再殺回去,將城一屠,把劉子輿也殺死。」
信都郡太守名叫李忠,年紀四旬有餘,乃是青州東萊人也,他以郎官出身,不過卻是比第五倫、耿純等人早了二十年,王莽時擔任「新博屬長」,等到莽朝覆滅後,就順勢聽命於嗣興皇帝劉子輿,被趙王任命為信都郡守。
李忠雖未曾親自去襄國謁見劉子輿,但他的使者卻見過,在銅馬稍退,將城外之人迎入城後,頓時愕然不已。
「竟然真是陛下!」
雖然李忠被銅馬圍困這些日子,也曾痛罵劉子輿和趙王不發兵來救,可如今皇帝真來了,只叫他更加驚疑,只好行禮拜見。
「陛下莫非是……親征?」
王郎還是老套路,將趙王劉林專權逼君,真定王意欲自立等事說了一遍,只嘆道:「滿朝公卿,俱食漢祿,竟無一人能救國難,朕素知李太守先父久為漢臣,而卿獨以好禮修整著稱,乃是忠良。朕即位以來,貢賦唯信都不肯怠慢,今特巡狩至此,一來與卿共議大事,二來也為卿解銅馬之困。」
李信很奇怪,這劉子輿沒帶軍隊來,如何解圍:「不知陛下欲如何解除信都之圍?」
王郎笑道:「銅馬本是良善百姓,被王莽逼反,全因趙王招撫不周,終成大禍。朕昨日輕車馳入銅馬中,約見銅馬大渠帥,數之以罪,曉之以理,彼輩已聽朕號令,解開了圍困。」
什麼,銅馬流寇還能講理?李忠也是大族出身,沒法理解,但王郎接下來的話就更是蹊蹺了。
他竟道:「既然銅馬與信都已是一家,便沒必要再相互攻伐了。彼輩所缺者,糧食也,只要信都出糧兩萬石,銅馬自退,如此可保全城中萬戶百姓及各方豪家。」
李忠面上頓時陰晴不定,兩萬石糧食,信都倉中不夠,得跟豪大家們征糧,湊一湊總是有的。但先前還喊打喊殺的敵人忽然化干戈為玉帛,還要給他們送去糧食,讓他有些難以接受。
他猶豫間,王郎善於察言觀色,卻看出李忠的心思,笑道:「漢昭帝時京兆尹雋不疑,遇上『衛太子』來叩北闕,便宣佈其是假冒,將其收捕斬了,卿莫非也欲效仿?」
此言叫李忠嚇了一大跳,他還真有點這打算,這皇帝說話怎如此直截了當!然王郎搖頭道:「就算李太守當真弒君,就能安定城中軍民之心,就能解除銅馬之困麼?」
確實不能,看這架勢,真定、趙王方便也不可能來援,他們能撐到什麼時候?信都能否保全,還真得靠這位劉子輿斡旋了。
「臣不敢。」李忠下拜:「只是覺得,陛下此舉太過犯險。」
王郎卻笑道:「敢問李太守可知,高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創業?」
李忠當然知道:「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兩百載之基業。」
王郎搖頭嘆息:「朕年少時但見莽賊篡位,漢室淪亡,如今又為趙王所控,連子嗣都不讓朕有。念及先祖往事,常常扼腕,祖宗如此英雄,子孫如此懦弱,豈不可嘆!」
「朕若一直棲身襄國,為諸王控制,與那王莽操持下的平帝何異?假天子也!當效高皇帝之膽魄,橫行於世,為真天子!」
在王郎看來,哪怕他與銅馬、李忠相互利用,也比只做單方面的傀儡強。
此言說罷,王郎這假劉還真有點劉邦真傳子孫的意思了,只笑道:
「李太守,卿可願做朕的丞相?」
……
「信都糧車陸續送出。」
「這劉子輿還真沒騙人。」
撤兵到信都城外十餘里處,眼看劉子輿所言非虛,東山荒禿和上淮況、孫登三位銅馬大渠帥面面相覷,都露出了笑。
他們現在可不是一般的匪首了,劉子輿出手極其大方,當場讓三人做了「三公」。
東山荒禿是大司馬,孫登是大司空,上淮況是大司徒,印綬稍後再刻,官服也慢慢再發。而那五樓賊張文,則做了「御史大夫」。
不必死戰就能得到糧食,銅馬軍都喜滋滋的,但孫登卻另有想法,對二人低聲道:「二位兄長,吾等當真要受了這官號,聽那劉子輿調遣?」
「不然要如何?」
作為三人中唯一的單名,孫登入伙前也是小地主,有點文化,說道:「我聽說自從王莽覆滅後,這天下一下子起來了許多個漢,什麼西漢、綠漢、胡漢還有這北漢,稱帝的有六七人。半年前還常聽士人說什麼『漢當復興』,但現如今,我看這漢啊,不金貴了。」
他慫恿東山荒禿道:「吾等也打下了好幾個郡,麾下人馬十餘萬,為何就不能推舉東山渠帥,來當這皇帝!」
皇帝輪流做雖是好事,但他們有這器量麼?東山荒禿撓着禿頭,連連擺手:「要做也是孫渠帥來做,我連字都不會寫,如何當得?」
但孫登知道,自己若敢應下,過幾天只怕就會被其餘二人給宰了。
三人乃是不同勢力搭夥,不像赤眉,皆從樊三老號令,誰也無法壓服對方,只在那謙遜半天,都明白目前不是自建帝號的時候,還是找個傀儡方便。
上淮況陰陰地說道:「要我說,如今還是學着綠林,擁戴個劉姓做皇帝好些,吾等確實得有個旗號,但就算要立,也不能是劉子輿,太機敏聰睿了!」
這劉子輿確實神奇,來銅馬轉了一圈,不少人當真覺得他是真命天子了,長此以往如何了得,河北諸劉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比他好控制。
「既然信都糧食到手,讓眾人分吃飽餐幾頓,等城中防備鬆懈時,再殺回去,將城一屠,把劉子輿也殺死。」
信都郡太守名叫李忠,年紀四旬有餘,乃是青州東萊人也,他以郎官出身,不過卻是比第五倫、耿純等人早了二十年,王莽時擔任「新博屬長」,等到莽朝覆滅後,就順勢聽命於嗣興皇帝劉子輿,被趙王任命為信都郡守。
李忠雖未曾親自去襄國謁見劉子輿,但他的使者卻見過,在銅馬稍退,將城外之人迎入城後,頓時愕然不已。
「竟然真是陛下!」
雖然李忠被銅馬圍困這些日子,也曾痛罵劉子輿和趙王不發兵來救,可如今皇帝真來了,只叫他更加驚疑,只好行禮拜見。
「陛下莫非是……親征?」
王郎還是老套路,將趙王劉林專權逼君,真定王意欲自立等事說了一遍,只嘆道:「滿朝公卿,俱食漢祿,竟無一人能救國難,朕素知李太守先父久為漢臣,而卿獨以好禮修整著稱,乃是忠良。朕即位以來,貢賦唯信都不肯怠慢,今特巡狩至此,一來與卿共議大事,二來也為卿解銅馬之困。」
李信很奇怪,這劉子輿沒帶軍隊來,如何解圍:「不知陛下欲如何解除信都之圍?」
王郎笑道:「銅馬本是良善百姓,被王莽逼反,全因趙王招撫不周,終成大禍。朕昨日輕車馳入銅馬中,約見銅馬大渠帥,數之以罪,曉之以理,彼輩已聽朕號令,解開了圍困。」
什麼,銅馬流寇還能講理?李忠也是大族出身,沒法理解,但王郎接下來的話就更是蹊蹺了。
他竟道:「既然銅馬與信都已是一家,便沒必要再相互攻伐了。彼輩所缺者,糧食也,只要信都出糧兩萬石,銅馬自退,如此可保全城中萬戶百姓及各方豪家。」
李忠面上頓時陰晴不定,兩萬石糧食,信都倉中不夠,得跟豪大家們征糧,湊一湊總是有的。但先前還喊打喊殺的敵人忽然化干戈為玉帛,還要給他們送去糧食,讓他有些難以接受。
他猶豫間,王郎善於察言觀色,卻看出李忠的心思,笑道:「漢昭帝時京兆尹雋不疑,遇上『衛太子』來叩北闕,便宣佈其是假冒,將其收捕斬了,卿莫非也欲效仿?」
此言叫李忠嚇了一大跳,他還真有點這打算,這皇帝說話怎如此直截了當!然王郎搖頭道:「就算李太守當真弒君,就能安定城中軍民之心,就能解除銅馬之困麼?」
確實不能,看這架勢,真定、趙王方便也不可能來援,他們能撐到什麼時候?信都能否保全,還真得靠這位劉子輿斡旋了。
「臣不敢。」李忠下拜:「只是覺得,陛下此舉太過犯險。」
王郎卻笑道:「敢問李太守可知,高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創業?」
李忠當然知道:「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兩百載之基業。」
王郎搖頭嘆息:「朕年少時但見莽賊篡位,漢室淪亡,如今又為趙王所控,連子嗣都不讓朕有。念及先祖往事,常常扼腕,祖宗如此英雄,子孫如此懦弱,豈不可嘆!」
「朕若一直棲身襄國,為諸王控制,與那王莽操持下的平帝何異?假天子也!當效高皇帝之膽魄,橫行於世,為真天子!」
在王郎看來,哪怕他與銅馬、李忠相互利用,也比只做單方面的傀儡強。
此言說罷,王郎這假劉還真有點劉邦真傳子孫的意思了,只笑道:
「李太守,卿可願做朕的丞相?」
……
「信都糧車陸續送出。」
「這劉子輿還真沒騙人。」
撤兵到信都城外十餘里處,眼看劉子輿所言非虛,東山荒禿和上淮況、孫登三位銅馬大渠帥面面相覷,都露出了笑。
他們現在可不是一般的匪首了,劉子輿出手極其大方,當場讓三人做了「三公」。
東山荒禿是大司馬,孫登是大司空,上淮況是大司徒,印綬稍後再刻,官服也慢慢再發。而那五樓賊張文,則做了「御史大夫」。
不必死戰就能得到糧食,銅馬軍都喜滋滋的,但孫登卻另有想法,對二人低聲道:「二位兄長,吾等當真要受了這官號,聽那劉子輿調遣?」
「不然要如何?」
作為三人中唯一的單名,孫登入伙前也是小地主,有點文化,說道:「我聽說自從王莽覆滅後,這天下一下子起來了許多個漢,什麼西漢、綠漢、胡漢還有這北漢,稱帝的有六七人。半年前還常聽士人說什麼『漢當復興』,但現如今,我看這漢啊,不金貴了。」
他慫恿東山荒禿道:「吾等也打下了好幾個郡,麾下人馬十餘萬,為何就不能推舉東山渠帥,來當這皇帝!」
皇帝輪流做雖是好事,但他們有這器量麼?東山荒禿撓着禿頭,連連擺手:「要做也是孫渠帥來做,我連字都不會寫,如何當得?」
但孫登知道,自己若敢應下,過幾天只怕就會被其餘二人給宰了。
三人乃是不同勢力搭夥,不像赤眉,皆從樊三老號令,誰也無法壓服對方,只在那謙遜半天,都明白目前不是自建帝號的時候,還是找個傀儡方便。
上淮況陰陰地說道:「要我說,如今還是學着綠林,擁戴個劉姓做皇帝好些,吾等確實得有個旗號,但就算要立,也不能是劉子輿,太機敏聰睿了!」
這劉子輿確實神奇,來銅馬轉了一圈,不少人當真覺得他是真命天子了,長此以往如何了得,河北諸劉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比他好控制。
「既然信都糧食到手,讓眾人分吃飽餐幾頓,等城中防備鬆懈時,再殺回去,將城一屠,把劉子輿也殺死。」
信都郡太守名叫李忠,年紀四旬有餘,乃是青州東萊人也,他以郎官出身,不過卻是比第五倫、耿純等人早了二十年,王莽時擔任「新博屬長」,等到莽朝覆滅後,就順勢聽命於嗣興皇帝劉子輿,被趙王任命為信都郡守。
李忠雖未曾親自去襄國謁見劉子輿,但他的使者卻見過,在銅馬稍退,將城外之人迎入城後,頓時愕然不已。
「竟然真是陛下!」
雖然李忠被銅馬圍困這些日子,也曾痛罵劉子輿和趙王不發兵來救,可如今皇帝真來了,只叫他更加驚疑,只好行禮拜見。
「陛下莫非是……親征?」
王郎還是老套路,將趙王劉林專權逼君,真定王意欲自立等事說了一遍,只嘆道:「滿朝公卿,俱食漢祿,竟無一人能救國難,朕素知李太守先父久為漢臣,而卿獨以好禮修整著稱,乃是忠良。朕即位以來,貢賦唯信都不肯怠慢,今特巡狩至此,一來與卿共議大事,二來也為卿解銅馬之困。」
李信很奇怪,這劉子輿沒帶軍隊來,如何解圍:「不知陛下欲如何解除信都之圍?」
王郎笑道:「銅馬本是良善百姓,被王莽逼反,全因趙王招撫不周,終成大禍。朕昨日輕車馳入銅馬中,約見銅馬大渠帥,數之以罪,曉之以理,彼輩已聽朕號令,解開了圍困。」
什麼,銅馬流寇還能講理?李忠也是大族出身,沒法理解,但王郎接下來的話就更是蹊蹺了。
他竟道:「既然銅馬與信都已是一家,便沒必要再相互攻伐了。彼輩所缺者,糧食也,只要信都出糧兩萬石,銅馬自退,如此可保全城中萬戶百姓及各方豪家。」
李忠面上頓時陰晴不定,兩萬石糧食,信都倉中不夠,得跟豪大家們征糧,湊一湊總是有的。但先前還喊打喊殺的敵人忽然化干戈為玉帛,還要給他們送去糧食,讓他有些難以接受。
他猶豫間,王郎善於察言觀色,卻看出李忠的心思,笑道:「漢昭帝時京兆尹雋不疑,遇上『衛太子』來叩北闕,便宣佈其是假冒,將其收捕斬了,卿莫非也欲效仿?」
此言叫李忠嚇了一大跳,他還真有點這打算,這皇帝說話怎如此直截了當!然王郎搖頭道:「就算李太守當真弒君,就能安定城中軍民之心,就能解除銅馬之困麼?」
確實不能,看這架勢,真定、趙王方便也不可能來援,他們能撐到什麼時候?信都能否保全,還真得靠這位劉子輿斡旋了。
「臣不敢。」李忠下拜:「只是覺得,陛下此舉太過犯險。」
王郎卻笑道:「敢問李太守可知,高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創業?」
李忠當然知道:「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兩百載之基業。」
王郎搖頭嘆息:「朕年少時但見莽賊篡位,漢室淪亡,如今又為趙王所控,連子嗣都不讓朕有。念及先祖往事,常常扼腕,祖宗如此英雄,子孫如此懦弱,豈不可嘆!」
「朕若一直棲身襄國,為諸王控制,與那王莽操持下的平帝何異?假天子也!當效高皇帝之膽魄,橫行於世,為真天子!」
在王郎看來,哪怕他與銅馬、李忠相互利用,也比只做單方面的傀儡強。
此言說罷,王郎這假劉還真有點劉邦真傳子孫的意思了,只笑道:
「李太守,卿可願做朕的丞相?」
……
「信都糧車陸續送出。」
「這劉子輿還真沒騙人。」
撤兵到信都城外十餘里處,眼看劉子輿所言非虛,東山荒禿和上淮況、孫登三位銅馬大渠帥面面相覷,都露出了笑。
他們現在可不是一般的匪首了,劉子輿出手極其大方,當場讓三人做了「三公」。
東山荒禿是大司馬,孫登是大司空,上淮況是大司徒,印綬稍後再刻,官服也慢慢再發。而那五樓賊張文,則做了「御史大夫」。
不必死戰就能得到糧食,銅馬軍都喜滋滋的,但孫登卻另有想法,對二人低聲道:「二位兄長,吾等當真要受了這官號,聽那劉子輿調遣?」
「不然要如何?」
作為三人中唯一的單名,孫登入伙前也是小地主,有點文化,說道:「我聽說自從王莽覆滅後,這天下一下子起來了許多個漢,什麼西漢、綠漢、胡漢還有這北漢,稱帝的有六七人。半年前還常聽士人說什麼『漢當復興』,但現如今,我看這漢啊,不金貴了。」
他慫恿東山荒禿道:「吾等也打下了好幾個郡,麾下人馬十餘萬,為何就不能推舉東山渠帥,來當這皇帝!」
皇帝輪流做雖是好事,但他們有這器量麼?東山荒禿撓着禿頭,連連擺手:「要做也是孫渠帥來做,我連字都不會寫,如何當得?」
但孫登知道,自己若敢應下,過幾天只怕就會被其餘二人給宰了。
三人乃是不同勢力搭夥,不像赤眉,皆從樊三老號令,誰也無法壓服對方,只在那謙遜半天,都明白目前不是自建帝號的時候,還是找個傀儡方便。
上淮況陰陰地說道:「要我說,如今還是學着綠林,擁戴個劉姓做皇帝好些,吾等確實得有個旗號,但就算要立,也不能是劉子輿,太機敏聰睿了!」
這劉子輿確實神奇,來銅馬轉了一圈,不少人當真覺得他是真命天子了,長此以往如何了得,河北諸劉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比他好控制。
「既然信都糧食到手,讓眾人分吃飽餐幾頓,等城中防備鬆懈時,再殺回去,將城一屠,把劉子輿也殺死。」
測試廣告2
第358章 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