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河北之役(1 / 1)
測試廣告1
從新秦中往西沿着黃河走,對岸的峰巒與沙漠後,便是河西四郡最靠東的武威郡地盤。筆硯閣 www.biyange.net儘管分別隸屬魏國和「西漢」,但雙方作為近鄰,又是共同面對匈奴的難兄難弟,仍保持着頻繁往來。
西漢武威太守名叫竇友,便堅持與新秦中張純等人共享匈奴入寇動向,信使每個月往來兩次。
「此言當真?」
九月底,富平縣以西一千里,河西武威郡城姑臧,竇友在郡守府中驚訝得拍案而起,只因這次回來的信使,稟報了發生在富平縣的「兩渠之戰」。
信使也十分激動:「下吏親眼目睹,魏車騎將軍耿伯昭輕騎擊之,而新秦中軍民從後助之,真虜被陣斬千餘人,其餘皆退走,屍體被綁在長城上,每半里一個人,以威懾胡人。而假虜上萬人在兩渠之間被軍民全殲,屍體拋在沙漠戈壁中,上萬顆腦袋砍下,京觀築在河畔,祭祀先時被盧芳所殺的魏吏宣彪。」
「大勝,這是自漢亡以來……不,應該是陳湯、甘延壽斬郅支單于以來,從未有過的大捷啊!」
竇友一時間頗為欣喜,起身踱步起來,喜因有二。
其一,河西四郡也遭到了匈奴入寇,夏時,匈奴右部試探性侵入境內,入秋後,右賢王大舉進犯武威北部的休屠澤,如今已完全佔據了那裏。休屠澤是武威郡幹流谷水(石羊河)和許多祁連川溪匯聚而成的大湖,寬數百里,突兀地出現在戈壁沙漠中,水草豐饒。自此以後,匈奴右部便能以此澤為基地牧馬紮根,一點點向武威腹地進犯,直到將河西斬斷。
武威本身兵力難以抗衡強胡,竇友只能忍痛放棄邊緣,被動防守各縣城,眼睜睜看着匈奴人耀武揚威。
如今驕橫的匈奴在富平折了腰,竇友自然大為快意。
「其二,關東士人眼中里,新秦中本是邊鄙可棄之地,然魏軍卻力保之,看來吾兄周公初秋時派人送來的信,所言非虛!」
竇融在信中闡述魏王之知人善任,魏國之強大,同時對第五倫要與匈奴對抗到底的攘夷大義大書特書,建議竇友可以棄漢投魏。
竇友原本還不太信,只想着,若是魏王倫不救新秦中,那說明他不值得託付信任,己方稍稍示好即可,繼續坐觀成敗。但如今兩渠之戰,卻證明第五倫確實一心攘夷!
雖然姑臧城被稱為富邑,武威亦水草豐饒,然而編戶齊民卻才七萬多,一戶一丁也才能湊出萬人,根本敵不過匈奴右部侵犯,加上內部羌人、小月氏也不安分,只要大單于騰出手來,稍稍一用力,武威恐怕難保。
而竇友理論上效忠的西漢朝廷?更別提了,皇帝劉嬰不過是傀儡傻子,掌握實權的隗囂面對竇友的求救,倒是十分關切,說要親自帶兵來武威幫他御胡。
「我看隗囂助武威御虜是假,趁機奪權是真!」
竇友憂心忡忡,隗囂派了親信來做涼州牧,巡視各縣,收買他的親信,打算一點點剝奪河西幾個實權太守的權柄,隴右騎兵也在烏鞘嶺以南集結。若非金城郡最近鬧了羌亂,交通斷絕,讓隗囂忙着鎮撫,難以派大軍北上,武威早就不姓竇了。
竇家從他們的高祖父、從祖父、從弟都曾在河西為官,樹大根深,頗得士心民望,如此才能站穩腳跟。竇友很清楚,亂世之中,一旦沒了地盤和軍隊,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宗族難保。
更何況,他們竇家要投,也得投最有潛力的勢力,隨着漢帝越來越多,復漢已經不吃香了。
「吾從兄周公,乃是魏王重臣,而我亦為隗氏猜忌已久,也是時候,做個選擇了!」
「從兩渠之戰來看,他日能從胡虜手中救武威者,魏王是也!」
他當然不會蠢到直接易幟,那樣會招致隴右騎兵的全力進攻,亡無待日,但需要讓魏王看到自己的一片赤誠。
想到這裏,竇友讓人將自己年才十歲的長子喚來,此子叫竇固,年紀小小,卻好讀兵書,乍一看,容貌與竇融還有幾分相似,性情也頗有其伯父的敦厚之風……
竇友將一份重要的使命,交到自己年幼的兒子手中。
「固兒,你要出一趟遠門了。」
「跟着信使東行,替為父去魏國,拜見汝伯父,並覲見魏王。竇友為保全武威,力敵胡虜,不能親往稱臣,只能叩首請罪,先遣愛子入侍為郎!」
……
小竇固還要跨過戈壁沙漠,恐怕冬天才能到關中,而富平大捷的消息也在向東傳播,被送至并州太原郡。
前將軍景丹自拿下上黨、太原後,就帶兵駐守此地,佔據各緣邊險塞,避免漢初時匈奴越過雁門,一路打到晉陽城下的情況出現。
但魏軍得了第五倫詔令,半步不越過這條自然邊界,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塞外的雁門、代郡淪陷或投降胡漢。
「兵力不足了,北境綿延數千里,東邊西邊,只能顧一頭。」
景丹彈着軍情,對并州刺史郭伋說道:「但富平大捷當真是提氣,胡漢假虜被全殲,而真虜也損失不小,往後新秦中能稍稍太平些了。最重要的是,繳獲了軍馬二三千匹,稍稍補充了損失。」
郭伋在新朝的職務是「并州牧」,但第五倫取消了州牧之位,改為州刺史,收回了調兵征討之權,但秩祿維持在二千石,算是架空了夏天時才投降的郭伋。
但郭伋並無怨望,他當初願意投降,本就是被魏王攘夷大義所說動,如今首戰告捷,而他曾打過交道的美稷少年還立了大功,頗感欣慰。
而當郭伋聽聞在新秦中敗給小耿的人是左谷蠡王烏達鞮侯後,更生出了一個想法,對景丹道:「前將軍可知匈奴左右谷蠡王的恩怨?」
景丹也在上谷郡任職,對匈奴略有了解,頷首道:「聽說過,右谷蠡王知牙師,是王嬙與呼韓邪之子,單于七弟。而這左谷蠡王,則是單于長子。」
從新秦中往西沿着黃河走,對岸的峰巒與沙漠後,便是河西四郡最靠東的武威郡地盤。儘管分別隸屬魏國和「西漢」,但雙方作為近鄰,又是共同面對匈奴的難兄難弟,仍保持着頻繁往來。
西漢武威太守名叫竇友,便堅持與新秦中張純等人共享匈奴入寇動向,信使每個月往來兩次。
「此言當真?」
九月底,富平縣以西一千里,河西武威郡城姑臧,竇友在郡守府中驚訝得拍案而起,只因這次回來的信使,稟報了發生在富平縣的「兩渠之戰」。
信使也十分激動:「下吏親眼目睹,魏車騎將軍耿伯昭輕騎擊之,而新秦中軍民從後助之,真虜被陣斬千餘人,其餘皆退走,屍體被綁在長城上,每半里一個人,以威懾胡人。而假虜上萬人在兩渠之間被軍民全殲,屍體拋在沙漠戈壁中,上萬顆腦袋砍下,京觀築在河畔,祭祀先時被盧芳所殺的魏吏宣彪。」
「大勝,這是自漢亡以來……不,應該是陳湯、甘延壽斬郅支單于以來,從未有過的大捷啊!」
竇友一時間頗為欣喜,起身踱步起來,喜因有二。
其一,河西四郡也遭到了匈奴入寇,夏時,匈奴右部試探性侵入境內,入秋後,右賢王大舉進犯武威北部的休屠澤,如今已完全佔據了那裏。休屠澤是武威郡幹流谷水(石羊河)和許多祁連川溪匯聚而成的大湖,寬數百里,突兀地出現在戈壁沙漠中,水草豐饒。自此以後,匈奴右部便能以此澤為基地牧馬紮根,一點點向武威腹地進犯,直到將河西斬斷。
武威本身兵力難以抗衡強胡,竇友只能忍痛放棄邊緣,被動防守各縣城,眼睜睜看着匈奴人耀武揚威。
如今驕橫的匈奴在富平折了腰,竇友自然大為快意。
「其二,關東士人眼中里,新秦中本是邊鄙可棄之地,然魏軍卻力保之,看來吾兄周公初秋時派人送來的信,所言非虛!」
竇融在信中闡述魏王之知人善任,魏國之強大,同時對第五倫要與匈奴對抗到底的攘夷大義大書特書,建議竇友可以棄漢投魏。
竇友原本還不太信,只想着,若是魏王倫不救新秦中,那說明他不值得託付信任,己方稍稍示好即可,繼續坐觀成敗。但如今兩渠之戰,卻證明第五倫確實一心攘夷!
雖然姑臧城被稱為富邑,武威亦水草豐饒,然而編戶齊民卻才七萬多,一戶一丁也才能湊出萬人,根本敵不過匈奴右部侵犯,加上內部羌人、小月氏也不安分,只要大單于騰出手來,稍稍一用力,武威恐怕難保。
而竇友理論上效忠的西漢朝廷?更別提了,皇帝劉嬰不過是傀儡傻子,掌握實權的隗囂面對竇友的求救,倒是十分關切,說要親自帶兵來武威幫他御胡。
「我看隗囂助武威御虜是假,趁機奪權是真!」
竇友憂心忡忡,隗囂派了親信來做涼州牧,巡視各縣,收買他的親信,打算一點點剝奪河西幾個實權太守的權柄,隴右騎兵也在烏鞘嶺以南集結。若非金城郡最近鬧了羌亂,交通斷絕,讓隗囂忙着鎮撫,難以派大軍北上,武威早就不姓竇了。
竇家從他們的高祖父、從祖父、從弟都曾在河西為官,樹大根深,頗得士心民望,如此才能站穩腳跟。竇友很清楚,亂世之中,一旦沒了地盤和軍隊,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宗族難保。
更何況,他們竇家要投,也得投最有潛力的勢力,隨着漢帝越來越多,復漢已經不吃香了。
「吾從兄周公,乃是魏王重臣,而我亦為隗氏猜忌已久,也是時候,做個選擇了!」
「從兩渠之戰來看,他日能從胡虜手中救武威者,魏王是也!」
他當然不會蠢到直接易幟,那樣會招致隴右騎兵的全力進攻,亡無待日,但需要讓魏王看到自己的一片赤誠。
想到這裏,竇友讓人將自己年才十歲的長子喚來,此子叫竇固,年紀小小,卻好讀兵書,乍一看,容貌與竇融還有幾分相似,性情也頗有其伯父的敦厚之風……
竇友將一份重要的使命,交到自己年幼的兒子手中。
「固兒,你要出一趟遠門了。」
「跟着信使東行,替為父去魏國,拜見汝伯父,並覲見魏王。竇友為保全武威,力敵胡虜,不能親往稱臣,只能叩首請罪,先遣愛子入侍為郎!」
……
小竇固還要跨過戈壁沙漠,恐怕冬天才能到關中,而富平大捷的消息也在向東傳播,被送至并州太原郡。
前將軍景丹自拿下上黨、太原後,就帶兵駐守此地,佔據各緣邊險塞,避免漢初時匈奴越過雁門,一路打到晉陽城下的情況出現。
但魏軍得了第五倫詔令,半步不越過這條自然邊界,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塞外的雁門、代郡淪陷或投降胡漢。
「兵力不足了,北境綿延數千里,東邊西邊,只能顧一頭。」
景丹彈着軍情,對并州刺史郭伋說道:「但富平大捷當真是提氣,胡漢假虜被全殲,而真虜也損失不小,往後新秦中能稍稍太平些了。最重要的是,繳獲了軍馬二三千匹,稍稍補充了損失。」
郭伋在新朝的職務是「并州牧」,但第五倫取消了州牧之位,改為州刺史,收回了調兵征討之權,但秩祿維持在二千石,算是架空了夏天時才投降的郭伋。
但郭伋並無怨望,他當初願意投降,本就是被魏王攘夷大義所說動,如今首戰告捷,而他曾打過交道的美稷少年還立了大功,頗感欣慰。
而當郭伋聽聞在新秦中敗給小耿的人是左谷蠡王烏達鞮侯後,更生出了一個想法,對景丹道:「前將軍可知匈奴左右谷蠡王的恩怨?」
景丹也在上谷郡任職,對匈奴略有了解,頷首道:「聽說過,右谷蠡王知牙師,是王嬙與呼韓邪之子,單于七弟。而這左谷蠡王,則是單于長子。」
從新秦中往西沿着黃河走,對岸的峰巒與沙漠後,便是河西四郡最靠東的武威郡地盤。儘管分別隸屬魏國和「西漢」,但雙方作為近鄰,又是共同面對匈奴的難兄難弟,仍保持着頻繁往來。
西漢武威太守名叫竇友,便堅持與新秦中張純等人共享匈奴入寇動向,信使每個月往來兩次。
「此言當真?」
九月底,富平縣以西一千里,河西武威郡城姑臧,竇友在郡守府中驚訝得拍案而起,只因這次回來的信使,稟報了發生在富平縣的「兩渠之戰」。
信使也十分激動:「下吏親眼目睹,魏車騎將軍耿伯昭輕騎擊之,而新秦中軍民從後助之,真虜被陣斬千餘人,其餘皆退走,屍體被綁在長城上,每半里一個人,以威懾胡人。而假虜上萬人在兩渠之間被軍民全殲,屍體拋在沙漠戈壁中,上萬顆腦袋砍下,京觀築在河畔,祭祀先時被盧芳所殺的魏吏宣彪。」
「大勝,這是自漢亡以來……不,應該是陳湯、甘延壽斬郅支單于以來,從未有過的大捷啊!」
竇友一時間頗為欣喜,起身踱步起來,喜因有二。
其一,河西四郡也遭到了匈奴入寇,夏時,匈奴右部試探性侵入境內,入秋後,右賢王大舉進犯武威北部的休屠澤,如今已完全佔據了那裏。休屠澤是武威郡幹流谷水(石羊河)和許多祁連川溪匯聚而成的大湖,寬數百里,突兀地出現在戈壁沙漠中,水草豐饒。自此以後,匈奴右部便能以此澤為基地牧馬紮根,一點點向武威腹地進犯,直到將河西斬斷。
武威本身兵力難以抗衡強胡,竇友只能忍痛放棄邊緣,被動防守各縣城,眼睜睜看着匈奴人耀武揚威。
如今驕橫的匈奴在富平折了腰,竇友自然大為快意。
「其二,關東士人眼中里,新秦中本是邊鄙可棄之地,然魏軍卻力保之,看來吾兄周公初秋時派人送來的信,所言非虛!」
竇融在信中闡述魏王之知人善任,魏國之強大,同時對第五倫要與匈奴對抗到底的攘夷大義大書特書,建議竇友可以棄漢投魏。
竇友原本還不太信,只想着,若是魏王倫不救新秦中,那說明他不值得託付信任,己方稍稍示好即可,繼續坐觀成敗。但如今兩渠之戰,卻證明第五倫確實一心攘夷!
雖然姑臧城被稱為富邑,武威亦水草豐饒,然而編戶齊民卻才七萬多,一戶一丁也才能湊出萬人,根本敵不過匈奴右部侵犯,加上內部羌人、小月氏也不安分,只要大單于騰出手來,稍稍一用力,武威恐怕難保。
而竇友理論上效忠的西漢朝廷?更別提了,皇帝劉嬰不過是傀儡傻子,掌握實權的隗囂面對竇友的求救,倒是十分關切,說要親自帶兵來武威幫他御胡。
「我看隗囂助武威御虜是假,趁機奪權是真!」
竇友憂心忡忡,隗囂派了親信來做涼州牧,巡視各縣,收買他的親信,打算一點點剝奪河西幾個實權太守的權柄,隴右騎兵也在烏鞘嶺以南集結。若非金城郡最近鬧了羌亂,交通斷絕,讓隗囂忙着鎮撫,難以派大軍北上,武威早就不姓竇了。
竇家從他們的高祖父、從祖父、從弟都曾在河西為官,樹大根深,頗得士心民望,如此才能站穩腳跟。竇友很清楚,亂世之中,一旦沒了地盤和軍隊,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宗族難保。
更何況,他們竇家要投,也得投最有潛力的勢力,隨着漢帝越來越多,復漢已經不吃香了。
「吾從兄周公,乃是魏王重臣,而我亦為隗氏猜忌已久,也是時候,做個選擇了!」
「從兩渠之戰來看,他日能從胡虜手中救武威者,魏王是也!」
他當然不會蠢到直接易幟,那樣會招致隴右騎兵的全力進攻,亡無待日,但需要讓魏王看到自己的一片赤誠。
想到這裏,竇友讓人將自己年才十歲的長子喚來,此子叫竇固,年紀小小,卻好讀兵書,乍一看,容貌與竇融還有幾分相似,性情也頗有其伯父的敦厚之風……
竇友將一份重要的使命,交到自己年幼的兒子手中。
「固兒,你要出一趟遠門了。」
「跟着信使東行,替為父去魏國,拜見汝伯父,並覲見魏王。竇友為保全武威,力敵胡虜,不能親往稱臣,只能叩首請罪,先遣愛子入侍為郎!」
……
小竇固還要跨過戈壁沙漠,恐怕冬天才能到關中,而富平大捷的消息也在向東傳播,被送至并州太原郡。
前將軍景丹自拿下上黨、太原後,就帶兵駐守此地,佔據各緣邊險塞,避免漢初時匈奴越過雁門,一路打到晉陽城下的情況出現。
但魏軍得了第五倫詔令,半步不越過這條自然邊界,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塞外的雁門、代郡淪陷或投降胡漢。
「兵力不足了,北境綿延數千里,東邊西邊,只能顧一頭。」
景丹彈着軍情,對并州刺史郭伋說道:「但富平大捷當真是提氣,胡漢假虜被全殲,而真虜也損失不小,往後新秦中能稍稍太平些了。最重要的是,繳獲了軍馬二三千匹,稍稍補充了損失。」
郭伋在新朝的職務是「并州牧」,但第五倫取消了州牧之位,改為州刺史,收回了調兵征討之權,但秩祿維持在二千石,算是架空了夏天時才投降的郭伋。
但郭伋並無怨望,他當初願意投降,本就是被魏王攘夷大義所說動,如今首戰告捷,而他曾打過交道的美稷少年還立了大功,頗感欣慰。
而當郭伋聽聞在新秦中敗給小耿的人是左谷蠡王烏達鞮侯後,更生出了一個想法,對景丹道:「前將軍可知匈奴左右谷蠡王的恩怨?」
景丹也在上谷郡任職,對匈奴略有了解,頷首道:「聽說過,右谷蠡王知牙師,是王嬙與呼韓邪之子,單于七弟。而這左谷蠡王,則是單于長子。」
從新秦中往西沿着黃河走,對岸的峰巒與沙漠後,便是河西四郡最靠東的武威郡地盤。儘管分別隸屬魏國和「西漢」,但雙方作為近鄰,又是共同面對匈奴的難兄難弟,仍保持着頻繁往來。
西漢武威太守名叫竇友,便堅持與新秦中張純等人共享匈奴入寇動向,信使每個月往來兩次。
「此言當真?」
九月底,富平縣以西一千里,河西武威郡城姑臧,竇友在郡守府中驚訝得拍案而起,只因這次回來的信使,稟報了發生在富平縣的「兩渠之戰」。
信使也十分激動:「下吏親眼目睹,魏車騎將軍耿伯昭輕騎擊之,而新秦中軍民從後助之,真虜被陣斬千餘人,其餘皆退走,屍體被綁在長城上,每半里一個人,以威懾胡人。而假虜上萬人在兩渠之間被軍民全殲,屍體拋在沙漠戈壁中,上萬顆腦袋砍下,京觀築在河畔,祭祀先時被盧芳所殺的魏吏宣彪。」
「大勝,這是自漢亡以來……不,應該是陳湯、甘延壽斬郅支單于以來,從未有過的大捷啊!」
竇友一時間頗為欣喜,起身踱步起來,喜因有二。
其一,河西四郡也遭到了匈奴入寇,夏時,匈奴右部試探性侵入境內,入秋後,右賢王大舉進犯武威北部的休屠澤,如今已完全佔據了那裏。休屠澤是武威郡幹流谷水(石羊河)和許多祁連川溪匯聚而成的大湖,寬數百里,突兀地出現在戈壁沙漠中,水草豐饒。自此以後,匈奴右部便能以此澤為基地牧馬紮根,一點點向武威腹地進犯,直到將河西斬斷。
武威本身兵力難以抗衡強胡,竇友只能忍痛放棄邊緣,被動防守各縣城,眼睜睜看着匈奴人耀武揚威。
如今驕橫的匈奴在富平折了腰,竇友自然大為快意。
「其二,關東士人眼中里,新秦中本是邊鄙可棄之地,然魏軍卻力保之,看來吾兄周公初秋時派人送來的信,所言非虛!」
竇融在信中闡述魏王之知人善任,魏國之強大,同時對第五倫要與匈奴對抗到底的攘夷大義大書特書,建議竇友可以棄漢投魏。
竇友原本還不太信,只想着,若是魏王倫不救新秦中,那說明他不值得託付信任,己方稍稍示好即可,繼續坐觀成敗。但如今兩渠之戰,卻證明第五倫確實一心攘夷!
雖然姑臧城被稱為富邑,武威亦水草豐饒,然而編戶齊民卻才七萬多,一戶一丁也才能湊出萬人,根本敵不過匈奴右部侵犯,加上內部羌人、小月氏也不安分,只要大單于騰出手來,稍稍一用力,武威恐怕難保。
而竇友理論上效忠的西漢朝廷?更別提了,皇帝劉嬰不過是傀儡傻子,掌握實權的隗囂面對竇友的求救,倒是十分關切,說要親自帶兵來武威幫他御胡。
「我看隗囂助武威御虜是假,趁機奪權是真!」
竇友憂心忡忡,隗囂派了親信來做涼州牧,巡視各縣,收買他的親信,打算一點點剝奪河西幾個實權太守的權柄,隴右騎兵也在烏鞘嶺以南集結。若非金城郡最近鬧了羌亂,交通斷絕,讓隗囂忙着鎮撫,難以派大軍北上,武威早就不姓竇了。
竇家從他們的高祖父、從祖父、從弟都曾在河西為官,樹大根深,頗得士心民望,如此才能站穩腳跟。竇友很清楚,亂世之中,一旦沒了地盤和軍隊,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宗族難保。
更何況,他們竇家要投,也得投最有潛力的勢力,隨着漢帝越來越多,復漢已經不吃香了。
「吾從兄周公,乃是魏王重臣,而我亦為隗氏猜忌已久,也是時候,做個選擇了!」
「從兩渠之戰來看,他日能從胡虜手中救武威者,魏王是也!」
他當然不會蠢到直接易幟,那樣會招致隴右騎兵的全力進攻,亡無待日,但需要讓魏王看到自己的一片赤誠。
想到這裏,竇友讓人將自己年才十歲的長子喚來,此子叫竇固,年紀小小,卻好讀兵書,乍一看,容貌與竇融還有幾分相似,性情也頗有其伯父的敦厚之風……
竇友將一份重要的使命,交到自己年幼的兒子手中。
「固兒,你要出一趟遠門了。」
「跟着信使東行,替為父去魏國,拜見汝伯父,並覲見魏王。竇友為保全武威,力敵胡虜,不能親往稱臣,只能叩首請罪,先遣愛子入侍為郎!」
……
小竇固還要跨過戈壁沙漠,恐怕冬天才能到關中,而富平大捷的消息也在向東傳播,被送至并州太原郡。
前將軍景丹自拿下上黨、太原後,就帶兵駐守此地,佔據各緣邊險塞,避免漢初時匈奴越過雁門,一路打到晉陽城下的情況出現。
但魏軍得了第五倫詔令,半步不越過這條自然邊界,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塞外的雁門、代郡淪陷或投降胡漢。
「兵力不足了,北境綿延數千里,東邊西邊,只能顧一頭。」
景丹彈着軍情,對并州刺史郭伋說道:「但富平大捷當真是提氣,胡漢假虜被全殲,而真虜也損失不小,往後新秦中能稍稍太平些了。最重要的是,繳獲了軍馬二三千匹,稍稍補充了損失。」
郭伋在新朝的職務是「并州牧」,但第五倫取消了州牧之位,改為州刺史,收回了調兵征討之權,但秩祿維持在二千石,算是架空了夏天時才投降的郭伋。
但郭伋並無怨望,他當初願意投降,本就是被魏王攘夷大義所說動,如今首戰告捷,而他曾打過交道的美稷少年還立了大功,頗感欣慰。
而當郭伋聽聞在新秦中敗給小耿的人是左谷蠡王烏達鞮侯後,更生出了一個想法,對景丹道:「前將軍可知匈奴左右谷蠡王的恩怨?」
景丹也在上谷郡任職,對匈奴略有了解,頷首道:「聽說過,右谷蠡王知牙師,是王嬙與呼韓邪之子,單于七弟。而這左谷蠡王,則是單于長子。」
從新秦中往西沿着黃河走,對岸的峰巒與沙漠後,便是河西四郡最靠東的武威郡地盤。儘管分別隸屬魏國和「西漢」,但雙方作為近鄰,又是共同面對匈奴的難兄難弟,仍保持着頻繁往來。
西漢武威太守名叫竇友,便堅持與新秦中張純等人共享匈奴入寇動向,信使每個月往來兩次。
「此言當真?」
九月底,富平縣以西一千里,河西武威郡城姑臧,竇友在郡守府中驚訝得拍案而起,只因這次回來的信使,稟報了發生在富平縣的「兩渠之戰」。
信使也十分激動:「下吏親眼目睹,魏車騎將軍耿伯昭輕騎擊之,而新秦中軍民從後助之,真虜被陣斬千餘人,其餘皆退走,屍體被綁在長城上,每半里一個人,以威懾胡人。而假虜上萬人在兩渠之間被軍民全殲,屍體拋在沙漠戈壁中,上萬顆腦袋砍下,京觀築在河畔,祭祀先時被盧芳所殺的魏吏宣彪。」
「大勝,這是自漢亡以來……不,應該是陳湯、甘延壽斬郅支單于以來,從未有過的大捷啊!」
竇友一時間頗為欣喜,起身踱步起來,喜因有二。
其一,河西四郡也遭到了匈奴入寇,夏時,匈奴右部試探性侵入境內,入秋後,右賢王大舉進犯武威北部的休屠澤,如今已完全佔據了那裏。休屠澤是武威郡幹流谷水(石羊河)和許多祁連川溪匯聚而成的大湖,寬數百里,突兀地出現在戈壁沙漠中,水草豐饒。自此以後,匈奴右部便能以此澤為基地牧馬紮根,一點點向武威腹地進犯,直到將河西斬斷。
武威本身兵力難以抗衡強胡,竇友只能忍痛放棄邊緣,被動防守各縣城,眼睜睜看着匈奴人耀武揚威。
如今驕橫的匈奴在富平折了腰,竇友自然大為快意。
「其二,關東士人眼中里,新秦中本是邊鄙可棄之地,然魏軍卻力保之,看來吾兄周公初秋時派人送來的信,所言非虛!」
竇融在信中闡述魏王之知人善任,魏國之強大,同時對第五倫要與匈奴對抗到底的攘夷大義大書特書,建議竇友可以棄漢投魏。
竇友原本還不太信,只想着,若是魏王倫不救新秦中,那說明他不值得託付信任,己方稍稍示好即可,繼續坐觀成敗。但如今兩渠之戰,卻證明第五倫確實一心攘夷!
雖然姑臧城被稱為富邑,武威亦水草豐饒,然而編戶齊民卻才七萬多,一戶一丁也才能湊出萬人,根本敵不過匈奴右部侵犯,加上內部羌人、小月氏也不安分,只要大單于騰出手來,稍稍一用力,武威恐怕難保。
而竇友理論上效忠的西漢朝廷?更別提了,皇帝劉嬰不過是傀儡傻子,掌握實權的隗囂面對竇友的求救,倒是十分關切,說要親自帶兵來武威幫他御胡。
「我看隗囂助武威御虜是假,趁機奪權是真!」
竇友憂心忡忡,隗囂派了親信來做涼州牧,巡視各縣,收買他的親信,打算一點點剝奪河西幾個實權太守的權柄,隴右騎兵也在烏鞘嶺以南集結。若非金城郡最近鬧了羌亂,交通斷絕,讓隗囂忙着鎮撫,難以派大軍北上,武威早就不姓竇了。
竇家從他們的高祖父、從祖父、從弟都曾在河西為官,樹大根深,頗得士心民望,如此才能站穩腳跟。竇友很清楚,亂世之中,一旦沒了地盤和軍隊,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宗族難保。
更何況,他們竇家要投,也得投最有潛力的勢力,隨着漢帝越來越多,復漢已經不吃香了。
「吾從兄周公,乃是魏王重臣,而我亦為隗氏猜忌已久,也是時候,做個選擇了!」
「從兩渠之戰來看,他日能從胡虜手中救武威者,魏王是也!」
他當然不會蠢到直接易幟,那樣會招致隴右騎兵的全力進攻,亡無待日,但需要讓魏王看到自己的一片赤誠。
想到這裏,竇友讓人將自己年才十歲的長子喚來,此子叫竇固,年紀小小,卻好讀兵書,乍一看,容貌與竇融還有幾分相似,性情也頗有其伯父的敦厚之風……
竇友將一份重要的使命,交到自己年幼的兒子手中。
「固兒,你要出一趟遠門了。」
「跟着信使東行,替為父去魏國,拜見汝伯父,並覲見魏王。竇友為保全武威,力敵胡虜,不能親往稱臣,只能叩首請罪,先遣愛子入侍為郎!」
……
小竇固還要跨過戈壁沙漠,恐怕冬天才能到關中,而富平大捷的消息也在向東傳播,被送至并州太原郡。
前將軍景丹自拿下上黨、太原後,就帶兵駐守此地,佔據各緣邊險塞,避免漢初時匈奴越過雁門,一路打到晉陽城下的情況出現。
但魏軍得了第五倫詔令,半步不越過這條自然邊界,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塞外的雁門、代郡淪陷或投降胡漢。
「兵力不足了,北境綿延數千里,東邊西邊,只能顧一頭。」
景丹彈着軍情,對并州刺史郭伋說道:「但富平大捷當真是提氣,胡漢假虜被全殲,而真虜也損失不小,往後新秦中能稍稍太平些了。最重要的是,繳獲了軍馬二三千匹,稍稍補充了損失。」
郭伋在新朝的職務是「并州牧」,但第五倫取消了州牧之位,改為州刺史,收回了調兵征討之權,但秩祿維持在二千石,算是架空了夏天時才投降的郭伋。
但郭伋並無怨望,他當初願意投降,本就是被魏王攘夷大義所說動,如今首戰告捷,而他曾打過交道的美稷少年還立了大功,頗感欣慰。
而當郭伋聽聞在新秦中敗給小耿的人是左谷蠡王烏達鞮侯後,更生出了一個想法,對景丹道:「前將軍可知匈奴左右谷蠡王的恩怨?」
景丹也在上谷郡任職,對匈奴略有了解,頷首道:「聽說過,右谷蠡王知牙師,是王嬙與呼韓邪之子,單于七弟。而這左谷蠡王,則是單于長子。」
從新秦中往西沿着黃河走,對岸的峰巒與沙漠後,便是河西四郡最靠東的武威郡地盤。儘管分別隸屬魏國和「西漢」,但雙方作為近鄰,又是共同面對匈奴的難兄難弟,仍保持着頻繁往來。
西漢武威太守名叫竇友,便堅持與新秦中張純等人共享匈奴入寇動向,信使每個月往來兩次。
「此言當真?」
九月底,富平縣以西一千里,河西武威郡城姑臧,竇友在郡守府中驚訝得拍案而起,只因這次回來的信使,稟報了發生在富平縣的「兩渠之戰」。
信使也十分激動:「下吏親眼目睹,魏車騎將軍耿伯昭輕騎擊之,而新秦中軍民從後助之,真虜被陣斬千餘人,其餘皆退走,屍體被綁在長城上,每半里一個人,以威懾胡人。而假虜上萬人在兩渠之間被軍民全殲,屍體拋在沙漠戈壁中,上萬顆腦袋砍下,京觀築在河畔,祭祀先時被盧芳所殺的魏吏宣彪。」
「大勝,這是自漢亡以來……不,應該是陳湯、甘延壽斬郅支單于以來,從未有過的大捷啊!」
竇友一時間頗為欣喜,起身踱步起來,喜因有二。
其一,河西四郡也遭到了匈奴入寇,夏時,匈奴右部試探性侵入境內,入秋後,右賢王大舉進犯武威北部的休屠澤,如今已完全佔據了那裏。休屠澤是武威郡幹流谷水(石羊河)和許多祁連川溪匯聚而成的大湖,寬數百里,突兀地出現在戈壁沙漠中,水草豐饒。自此以後,匈奴右部便能以此澤為基地牧馬紮根,一點點向武威腹地進犯,直到將河西斬斷。
武威本身兵力難以抗衡強胡,竇友只能忍痛放棄邊緣,被動防守各縣城,眼睜睜看着匈奴人耀武揚威。
如今驕橫的匈奴在富平折了腰,竇友自然大為快意。
「其二,關東士人眼中里,新秦中本是邊鄙可棄之地,然魏軍卻力保之,看來吾兄周公初秋時派人送來的信,所言非虛!」
竇融在信中闡述魏王之知人善任,魏國之強大,同時對第五倫要與匈奴對抗到底的攘夷大義大書特書,建議竇友可以棄漢投魏。
竇友原本還不太信,只想着,若是魏王倫不救新秦中,那說明他不值得託付信任,己方稍稍示好即可,繼續坐觀成敗。但如今兩渠之戰,卻證明第五倫確實一心攘夷!
雖然姑臧城被稱為富邑,武威亦水草豐饒,然而編戶齊民卻才七萬多,一戶一丁也才能湊出萬人,根本敵不過匈奴右部侵犯,加上內部羌人、小月氏也不安分,只要大單于騰出手來,稍稍一用力,武威恐怕難保。
而竇友理論上效忠的西漢朝廷?更別提了,皇帝劉嬰不過是傀儡傻子,掌握實權的隗囂面對竇友的求救,倒是十分關切,說要親自帶兵來武威幫他御胡。
「我看隗囂助武威御虜是假,趁機奪權是真!」
竇友憂心忡忡,隗囂派了親信來做涼州牧,巡視各縣,收買他的親信,打算一點點剝奪河西幾個實權太守的權柄,隴右騎兵也在烏鞘嶺以南集結。若非金城郡最近鬧了羌亂,交通斷絕,讓隗囂忙着鎮撫,難以派大軍北上,武威早就不姓竇了。
竇家從他們的高祖父、從祖父、從弟都曾在河西為官,樹大根深,頗得士心民望,如此才能站穩腳跟。竇友很清楚,亂世之中,一旦沒了地盤和軍隊,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宗族難保。
更何況,他們竇家要投,也得投最有潛力的勢力,隨着漢帝越來越多,復漢已經不吃香了。
「吾從兄周公,乃是魏王重臣,而我亦為隗氏猜忌已久,也是時候,做個選擇了!」
「從兩渠之戰來看,他日能從胡虜手中救武威者,魏王是也!」
他當然不會蠢到直接易幟,那樣會招致隴右騎兵的全力進攻,亡無待日,但需要讓魏王看到自己的一片赤誠。
想到這裏,竇友讓人將自己年才十歲的長子喚來,此子叫竇固,年紀小小,卻好讀兵書,乍一看,容貌與竇融還有幾分相似,性情也頗有其伯父的敦厚之風……
竇友將一份重要的使命,交到自己年幼的兒子手中。
「固兒,你要出一趟遠門了。」
「跟着信使東行,替為父去魏國,拜見汝伯父,並覲見魏王。竇友為保全武威,力敵胡虜,不能親往稱臣,只能叩首請罪,先遣愛子入侍為郎!」
……
小竇固還要跨過戈壁沙漠,恐怕冬天才能到關中,而富平大捷的消息也在向東傳播,被送至并州太原郡。
前將軍景丹自拿下上黨、太原後,就帶兵駐守此地,佔據各緣邊險塞,避免漢初時匈奴越過雁門,一路打到晉陽城下的情況出現。
但魏軍得了第五倫詔令,半步不越過這條自然邊界,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塞外的雁門、代郡淪陷或投降胡漢。
「兵力不足了,北境綿延數千里,東邊西邊,只能顧一頭。」
景丹彈着軍情,對并州刺史郭伋說道:「但富平大捷當真是提氣,胡漢假虜被全殲,而真虜也損失不小,往後新秦中能稍稍太平些了。最重要的是,繳獲了軍馬二三千匹,稍稍補充了損失。」
郭伋在新朝的職務是「并州牧」,但第五倫取消了州牧之位,改為州刺史,收回了調兵征討之權,但秩祿維持在二千石,算是架空了夏天時才投降的郭伋。
但郭伋並無怨望,他當初願意投降,本就是被魏王攘夷大義所說動,如今首戰告捷,而他曾打過交道的美稷少年還立了大功,頗感欣慰。
而當郭伋聽聞在新秦中敗給小耿的人是左谷蠡王烏達鞮侯後,更生出了一個想法,對景丹道:「前將軍可知匈奴左右谷蠡王的恩怨?」
景丹也在上谷郡任職,對匈奴略有了解,頷首道:「聽說過,右谷蠡王知牙師,是王嬙與呼韓邪之子,單于七弟。而這左谷蠡王,則是單于長子。」
從新秦中往西沿着黃河走,對岸的峰巒與沙漠後,便是河西四郡最靠東的武威郡地盤。儘管分別隸屬魏國和「西漢」,但雙方作為近鄰,又是共同面對匈奴的難兄難弟,仍保持着頻繁往來。
西漢武威太守名叫竇友,便堅持與新秦中張純等人共享匈奴入寇動向,信使每個月往來兩次。
「此言當真?」
九月底,富平縣以西一千里,河西武威郡城姑臧,竇友在郡守府中驚訝得拍案而起,只因這次回來的信使,稟報了發生在富平縣的「兩渠之戰」。
信使也十分激動:「下吏親眼目睹,魏車騎將軍耿伯昭輕騎擊之,而新秦中軍民從後助之,真虜被陣斬千餘人,其餘皆退走,屍體被綁在長城上,每半里一個人,以威懾胡人。而假虜上萬人在兩渠之間被軍民全殲,屍體拋在沙漠戈壁中,上萬顆腦袋砍下,京觀築在河畔,祭祀先時被盧芳所殺的魏吏宣彪。」
「大勝,這是自漢亡以來……不,應該是陳湯、甘延壽斬郅支單于以來,從未有過的大捷啊!」
竇友一時間頗為欣喜,起身踱步起來,喜因有二。
其一,河西四郡也遭到了匈奴入寇,夏時,匈奴右部試探性侵入境內,入秋後,右賢王大舉進犯武威北部的休屠澤,如今已完全佔據了那裏。休屠澤是武威郡幹流谷水(石羊河)和許多祁連川溪匯聚而成的大湖,寬數百里,突兀地出現在戈壁沙漠中,水草豐饒。自此以後,匈奴右部便能以此澤為基地牧馬紮根,一點點向武威腹地進犯,直到將河西斬斷。
武威本身兵力難以抗衡強胡,竇友只能忍痛放棄邊緣,被動防守各縣城,眼睜睜看着匈奴人耀武揚威。
如今驕橫的匈奴在富平折了腰,竇友自然大為快意。
「其二,關東士人眼中里,新秦中本是邊鄙可棄之地,然魏軍卻力保之,看來吾兄周公初秋時派人送來的信,所言非虛!」
竇融在信中闡述魏王之知人善任,魏國之強大,同時對第五倫要與匈奴對抗到底的攘夷大義大書特書,建議竇友可以棄漢投魏。
竇友原本還不太信,只想着,若是魏王倫不救新秦中,那說明他不值得託付信任,己方稍稍示好即可,繼續坐觀成敗。但如今兩渠之戰,卻證明第五倫確實一心攘夷!
雖然姑臧城被稱為富邑,武威亦水草豐饒,然而編戶齊民卻才七萬多,一戶一丁也才能湊出萬人,根本敵不過匈奴右部侵犯,加上內部羌人、小月氏也不安分,只要大單于騰出手來,稍稍一用力,武威恐怕難保。
而竇友理論上效忠的西漢朝廷?更別提了,皇帝劉嬰不過是傀儡傻子,掌握實權的隗囂面對竇友的求救,倒是十分關切,說要親自帶兵來武威幫他御胡。
「我看隗囂助武威御虜是假,趁機奪權是真!」
竇友憂心忡忡,隗囂派了親信來做涼州牧,巡視各縣,收買他的親信,打算一點點剝奪河西幾個實權太守的權柄,隴右騎兵也在烏鞘嶺以南集結。若非金城郡最近鬧了羌亂,交通斷絕,讓隗囂忙着鎮撫,難以派大軍北上,武威早就不姓竇了。
竇家從他們的高祖父、從祖父、從弟都曾在河西為官,樹大根深,頗得士心民望,如此才能站穩腳跟。竇友很清楚,亂世之中,一旦沒了地盤和軍隊,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宗族難保。
更何況,他們竇家要投,也得投最有潛力的勢力,隨着漢帝越來越多,復漢已經不吃香了。
「吾從兄周公,乃是魏王重臣,而我亦為隗氏猜忌已久,也是時候,做個選擇了!」
「從兩渠之戰來看,他日能從胡虜手中救武威者,魏王是也!」
他當然不會蠢到直接易幟,那樣會招致隴右騎兵的全力進攻,亡無待日,但需要讓魏王看到自己的一片赤誠。
想到這裏,竇友讓人將自己年才十歲的長子喚來,此子叫竇固,年紀小小,卻好讀兵書,乍一看,容貌與竇融還有幾分相似,性情也頗有其伯父的敦厚之風……
竇友將一份重要的使命,交到自己年幼的兒子手中。
「固兒,你要出一趟遠門了。」
「跟着信使東行,替為父去魏國,拜見汝伯父,並覲見魏王。竇友為保全武威,力敵胡虜,不能親往稱臣,只能叩首請罪,先遣愛子入侍為郎!」
……
小竇固還要跨過戈壁沙漠,恐怕冬天才能到關中,而富平大捷的消息也在向東傳播,被送至并州太原郡。
前將軍景丹自拿下上黨、太原後,就帶兵駐守此地,佔據各緣邊險塞,避免漢初時匈奴越過雁門,一路打到晉陽城下的情況出現。
但魏軍得了第五倫詔令,半步不越過這條自然邊界,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塞外的雁門、代郡淪陷或投降胡漢。
「兵力不足了,北境綿延數千里,東邊西邊,只能顧一頭。」
景丹彈着軍情,對并州刺史郭伋說道:「但富平大捷當真是提氣,胡漢假虜被全殲,而真虜也損失不小,往後新秦中能稍稍太平些了。最重要的是,繳獲了軍馬二三千匹,稍稍補充了損失。」
郭伋在新朝的職務是「并州牧」,但第五倫取消了州牧之位,改為州刺史,收回了調兵征討之權,但秩祿維持在二千石,算是架空了夏天時才投降的郭伋。
但郭伋並無怨望,他當初願意投降,本就是被魏王攘夷大義所說動,如今首戰告捷,而他曾打過交道的美稷少年還立了大功,頗感欣慰。
而當郭伋聽聞在新秦中敗給小耿的人是左谷蠡王烏達鞮侯後,更生出了一個想法,對景丹道:「前將軍可知匈奴左右谷蠡王的恩怨?」
景丹也在上谷郡任職,對匈奴略有了解,頷首道:「聽說過,右谷蠡王知牙師,是王嬙與呼韓邪之子,單于七弟。而這左谷蠡王,則是單于長子。」
從新秦中往西沿着黃河走,對岸的峰巒與沙漠後,便是河西四郡最靠東的武威郡地盤。儘管分別隸屬魏國和「西漢」,但雙方作為近鄰,又是共同面對匈奴的難兄難弟,仍保持着頻繁往來。
西漢武威太守名叫竇友,便堅持與新秦中張純等人共享匈奴入寇動向,信使每個月往來兩次。
「此言當真?」
九月底,富平縣以西一千里,河西武威郡城姑臧,竇友在郡守府中驚訝得拍案而起,只因這次回來的信使,稟報了發生在富平縣的「兩渠之戰」。
信使也十分激動:「下吏親眼目睹,魏車騎將軍耿伯昭輕騎擊之,而新秦中軍民從後助之,真虜被陣斬千餘人,其餘皆退走,屍體被綁在長城上,每半里一個人,以威懾胡人。而假虜上萬人在兩渠之間被軍民全殲,屍體拋在沙漠戈壁中,上萬顆腦袋砍下,京觀築在河畔,祭祀先時被盧芳所殺的魏吏宣彪。」
「大勝,這是自漢亡以來……不,應該是陳湯、甘延壽斬郅支單于以來,從未有過的大捷啊!」
竇友一時間頗為欣喜,起身踱步起來,喜因有二。
其一,河西四郡也遭到了匈奴入寇,夏時,匈奴右部試探性侵入境內,入秋後,右賢王大舉進犯武威北部的休屠澤,如今已完全佔據了那裏。休屠澤是武威郡幹流谷水(石羊河)和許多祁連川溪匯聚而成的大湖,寬數百里,突兀地出現在戈壁沙漠中,水草豐饒。自此以後,匈奴右部便能以此澤為基地牧馬紮根,一點點向武威腹地進犯,直到將河西斬斷。
武威本身兵力難以抗衡強胡,竇友只能忍痛放棄邊緣,被動防守各縣城,眼睜睜看着匈奴人耀武揚威。
如今驕橫的匈奴在富平折了腰,竇友自然大為快意。
「其二,關東士人眼中里,新秦中本是邊鄙可棄之地,然魏軍卻力保之,看來吾兄周公初秋時派人送來的信,所言非虛!」
竇融在信中闡述魏王之知人善任,魏國之強大,同時對第五倫要與匈奴對抗到底的攘夷大義大書特書,建議竇友可以棄漢投魏。
竇友原本還不太信,只想着,若是魏王倫不救新秦中,那說明他不值得託付信任,己方稍稍示好即可,繼續坐觀成敗。但如今兩渠之戰,卻證明第五倫確實一心攘夷!
雖然姑臧城被稱為富邑,武威亦水草豐饒,然而編戶齊民卻才七萬多,一戶一丁也才能湊出萬人,根本敵不過匈奴右部侵犯,加上內部羌人、小月氏也不安分,只要大單于騰出手來,稍稍一用力,武威恐怕難保。
而竇友理論上效忠的西漢朝廷?更別提了,皇帝劉嬰不過是傀儡傻子,掌握實權的隗囂面對竇友的求救,倒是十分關切,說要親自帶兵來武威幫他御胡。
「我看隗囂助武威御虜是假,趁機奪權是真!」
竇友憂心忡忡,隗囂派了親信來做涼州牧,巡視各縣,收買他的親信,打算一點點剝奪河西幾個實權太守的權柄,隴右騎兵也在烏鞘嶺以南集結。若非金城郡最近鬧了羌亂,交通斷絕,讓隗囂忙着鎮撫,難以派大軍北上,武威早就不姓竇了。
竇家從他們的高祖父、從祖父、從弟都曾在河西為官,樹大根深,頗得士心民望,如此才能站穩腳跟。竇友很清楚,亂世之中,一旦沒了地盤和軍隊,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宗族難保。
更何況,他們竇家要投,也得投最有潛力的勢力,隨着漢帝越來越多,復漢已經不吃香了。
「吾從兄周公,乃是魏王重臣,而我亦為隗氏猜忌已久,也是時候,做個選擇了!」
「從兩渠之戰來看,他日能從胡虜手中救武威者,魏王是也!」
他當然不會蠢到直接易幟,那樣會招致隴右騎兵的全力進攻,亡無待日,但需要讓魏王看到自己的一片赤誠。
想到這裏,竇友讓人將自己年才十歲的長子喚來,此子叫竇固,年紀小小,卻好讀兵書,乍一看,容貌與竇融還有幾分相似,性情也頗有其伯父的敦厚之風……
竇友將一份重要的使命,交到自己年幼的兒子手中。
「固兒,你要出一趟遠門了。」
「跟着信使東行,替為父去魏國,拜見汝伯父,並覲見魏王。竇友為保全武威,力敵胡虜,不能親往稱臣,只能叩首請罪,先遣愛子入侍為郎!」
……
小竇固還要跨過戈壁沙漠,恐怕冬天才能到關中,而富平大捷的消息也在向東傳播,被送至并州太原郡。
前將軍景丹自拿下上黨、太原後,就帶兵駐守此地,佔據各緣邊險塞,避免漢初時匈奴越過雁門,一路打到晉陽城下的情況出現。
但魏軍得了第五倫詔令,半步不越過這條自然邊界,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塞外的雁門、代郡淪陷或投降胡漢。
「兵力不足了,北境綿延數千里,東邊西邊,只能顧一頭。」
景丹彈着軍情,對并州刺史郭伋說道:「但富平大捷當真是提氣,胡漢假虜被全殲,而真虜也損失不小,往後新秦中能稍稍太平些了。最重要的是,繳獲了軍馬二三千匹,稍稍補充了損失。」
郭伋在新朝的職務是「并州牧」,但第五倫取消了州牧之位,改為州刺史,收回了調兵征討之權,但秩祿維持在二千石,算是架空了夏天時才投降的郭伋。
但郭伋並無怨望,他當初願意投降,本就是被魏王攘夷大義所說動,如今首戰告捷,而他曾打過交道的美稷少年還立了大功,頗感欣慰。
而當郭伋聽聞在新秦中敗給小耿的人是左谷蠡王烏達鞮侯後,更生出了一個想法,對景丹道:「前將軍可知匈奴左右谷蠡王的恩怨?」
景丹也在上谷郡任職,對匈奴略有了解,頷首道:「聽說過,右谷蠡王知牙師,是王嬙與呼韓邪之子,單于七弟。而這左谷蠡王,則是單于長子。」
測試廣告2